其实,有关廉价救命药全国断货、频频告急的话题笔者早有所闻,这是一个已经被“说烂”了的话题。除了新近的眼科手术常用药,翻检过往,近年来多次出现鱼精蛋白、溴吡斯的明片、平阳霉素等廉价救命药断货的情况。可谓你方“断”罢我登场,致使许多廉价救命药有疗效、无“前途”、被消失,频现“药荒”之困。有舆论认为,低价又安全有效的药品在市场上消失,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惑和经济压力,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潜在因素。的确,比如由于缺丝裂霉素可用,青光眼手术成功率受到了明显影响,众多患者面临失明危险。这样的后果想想都可怕。
应该承认,我国通过建立并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鼓励发展医药产业等战略性举措,在保障药品可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药品短缺、尤其是廉价救命药断供等问题,至今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事实上,对于药品短缺、廉价救命药断供之困局,无论其成因还是破解之道,都并不难寻,只可惜以往常常流于纸上谈兵,而缺乏相应的实质性行动,效果就更谈不上了。尽管我国针对药品短缺也曾出台相关政策,但是缺乏细化指标,缺乏严格监管以及问责制度,依然存在落实难问题。
需要指出,人命关天,廉价救命药断供困局不能一直“困”下去了。而要做到这一点,显然不能流于业界呼吁、舆论呐喊,而且,这也不是一个地方、部门所能承载的课题和重任,而是亟待国家行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细化、发力的前提下,政府要敢于“舍得”,要采取财政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让药企、药店有利可图。同时,建立廉价救命药储备制度,实时发布短缺信息,满足百姓对廉价救命药需求。
总之,面对由来已久的廉价救命药断供困局,再也不能听之任之了。我们期待通过积极的国家行动,尽快让廉价救命药得以回归,切实担负起“救命”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