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第一股之争再起波澜 未来业内资本众生相将如何呈现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7-1-6 打印内容
借壳上市完成弯道超车
与华大基因的业务相比贝瑞和康目前则相对聚焦,其主营基因测序技术在医学临床领域的转化与应用。虽然在产品线和资产规模上贝瑞和康不能与华大基因相抗衡,但作为NIPT(无创产筛)两大龙头华大基因与贝瑞和康均未正式登陆A股。12月5日A股上市公司天兴仪表披露重组草案拟作价43亿元购买贝瑞和康100%股权,该收购完成后贝瑞和康将完成借壳上市在资本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完成相关上市工作后贝瑞和康将围绕基因测序的全产业链布局完善产品线,覆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推进肿瘤分子检测与诊断领域的医学产品及服务。
由此可见借壳成功后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同时节省巨大的时间成本,但是这一上市途径却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此次交易贝瑞和康的43亿估值相较去年在融资阶段时的90.96亿元基本打了对折,此前甚至有券商预测,借壳天兴仪表贝瑞和康估值或将达到150亿水平。
但由于交易目的不同,贝瑞和康前几次增资及股权转让的目的是为了融资发展业务,但此次为了实现借壳上市,就必须符合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中技术性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对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因此贝瑞和康被给予较低的估值。尽管43.06亿元的估值已经溢价逾3倍,但仍与去年融资阶段的PE估值相距较远。去年突击入股的PE股东们是以超高溢价抢筹,那么对于后面希望采取借壳上市完成“弯道超车”的公司来说,在借壳方案实施前的融资将变得更加艰难,PE要在预计估值将大幅缩水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最看重的是企业上市后资本聚集效应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而这一投资周期也将大大增加。但目前的基因测序行业正式进入快车道,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中占得一席之地,尽早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的目的将催生更大的上市热情。
(2)新三板另辟蹊径
新三板作为国内新兴行业与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已备受关注,近几年基因测序行业内已有多家公司登陆新三板,但这些企业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现状。
上市公司的裂变矩阵
由于目前基因测序行业的业务线比较长,涉及基础科研、农业、医疗领域,甚至有企业还承担了国家基因库业务。而过长的业务线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难以实现共同发展,因此更多的企业选择专注某一特定领域,而其中医疗应用领域中的NIPT业务备受青睐。
以A股上市公司达安基因为例,目前已将NIPT领域中的二代基因测序的知识产权及技术成果交由下属子公司达瑞生物,而达瑞生物已于2015年7月9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