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重磅:上市药品目录今年将出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7-3-31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为了解决缺医少药的现状,医药产业一直走在一条长期粗放式的发展道路上,监管、产业等各种矛盾积累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国家食药监总局还是展开了这场改革。

  “随着改革工作的全面铺开,触及到企业、医疗机构以及地方等多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问题也突显出来,药品监管领域矛盾积累已久,制约因素比较复杂,改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在3月23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

  这场药审之改启动于2015年。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明确了提高审评审批质量、解决注册申请积压、提高仿制药标准、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提高审评审批透明度五大改革目标,全面对药品审评审批制度体系动刀。

  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凸显的既有“硬骨头”,又有“急流险滩”,面临的困难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多,改革逐渐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进一步疏堵:引进人才 购买服务

   “过去从报上去到拿到生产批件需要4年,现在18个月就可以拿到生产批件了。”上海医药的人士表示。

  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压”的不仅仅是审评审批人员,还有企业家和患者。每晚一天都会影响这款药品上市之后的利润收入,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消耗。

  经历了一年多的药审改革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最直观的就是积压的药品注册申请消化得如何了。截至2016年底,待审评的药品注册申请数量由2015年积压最高峰时的22000件减少到近8200件,完成了2016年底将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存量减少到10000件以内的目标。与此同时,目前,中药民族药各类注册申请已按时限审评,化学药和疫苗临床试验申请已基本按时限审评。

  但随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推进,更多的药品审评审批又将蜂拥而至,一边是尚未消化完的积压,一边是即将蜂拥而来的一致性评价的注册申请,这条道路或又将开始拥堵。

   “我们整个审批审评中心的力量还不够,捉襟见肘。他们很努力,很辛苦,也面临很多的压力。2014年药审中心只有100多人,到2016年已经有600人,现在我们希望2020年要达到1000人,如果再招不到人,我们就去购买服务,只要有人,我们的审批速度就能上去。”吴浈表示,“我们要继续增加药品审评技术人员,特别是加大临床审评员招聘力度,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审评科学家团队,适应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常态需要。”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