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市场升温 国内企业迎利好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7-7-7 打印内容
牛磺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氨基酸类营养剂。上世纪50-60年代,牛磺酸主要从牛胆汁中提取,故产量极少。1960年代末,西方技术人员首创利用乙醇胺合成牛磺酸工艺获得成功,从此牛磺酸产量激增,到上世纪80年代,全球牛磺酸总产销量已突破1万吨。该产品被大量应用于婴儿奶粉、能量饮料及运动饮料等大众食品中,如“红牛”“脉动”等品牌。
欧洲咨询公司MINTEL发布的一份报告披露:2015年全球共计销售了88亿升的各种能量饮料,2016年世界能量饮料销量更上升至105亿升,增长势头令人惊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能量饮料市场,2016年美国消耗的能量饮料约占全球能量饮料的1/3。其他重要的能量饮料市场依次为中国14亿~16亿升、英国5.89亿升、德国3.98亿升,西班牙、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能量饮料市场也十分可观。能量饮料市场快速扩容进一步增加世界牛磺酸的消耗量。
过去15年里,牛磺酸在保健食品/能量饮料、医药类产品、动物(家禽)饲料添加剂等行业里的应用逐渐普及。现在,牛磺酸已成为21世纪增长速度较快的一种重要医药保健品原料。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很多发展中国家,牛磺酸均为国家法定食品添加剂之一,必须添加到婴儿奶粉及其他婴幼儿食品中。
国内形成四大生产巨头
在过去几十年里,国际牛磺酸市场一直是日本和欧洲产品的天下。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合成牛磺酸获得成功,牛磺酸走上了国产化的历程。至2007年,全国共有40多家企业在生产牛磺酸(其中半数是医药企业),当年全国牛磺酸总产量已突破1万吨。从2008年初开始,我国牛磺酸产业开始井喷式增长。仅仅过了1年时间,2008年底,我国牛磺酸总产量达惊人的3.38万吨。
由于销路不畅,此后几年,国内牛磺酸产量增长缓慢,始终保持在4万~5万吨,但随着牛磺酸国际市场好转,2011年全国牛磺酸总产量达8.7万吨。2016年我国已形成牛磺酸生产四大巨头,即湖北永安药业公司 (据报道牛磺酸产能高达5万吨)、江苏常熟虞东食品添加剂公司(产能1.5万吨)、湖北远望富驰公司(产能1.2万吨)和江苏江阴华昌公司(产能1万吨)。这4家公司的牛磺酸实际产量约占全国牛磺酸总产量的92%,国内其他数10家公司的牛磺酸产量合计仅占剩余8%的份额。
目前,我国牛磺酸中低档产品已占领国际市场85%的份额,而在高档牛磺酸市场,我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仍低于日本和欧洲国家厂商。
据了解,国内绝大多数生产企业均采用国外早期开发的乙醇胺法生产牛磺酸,该工艺不仅成品收得率低仅52%,更大的缺点是环境污染严重,故发达国家早已放弃该工艺,改用更先进的环氧乙烷法,此法成品收得率高,且环境污染相对较轻。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