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外流”成新风口 信息壁垒如何打通?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8-12-28 打印内容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柯云峰指出了横亘在“处方外配”前方的“三座山”:医院、医药、医保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缺乏共享的处方信息平台;医保统筹账户对零售药店没有开放;参保人员在医保药店享受不到与基层医疗机构同等的医保报销政策。他建议,支持推进药店承接“处方外配”,建立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建议医保部门对医保药店开放门诊统筹账户,并给予医保药店与基层医疗机构在医保费用报销比例上享受同等待遇。
“连锁药店与医疗信息系统对接是关键,加上配套的政策法规才能实现真正的处方外流。”易复诊总经理马光磊指出,只有药店、医院与医保在同一信息平台上,患者处方、药物、审方、医保支付等信息在各环节之中共享,真正意义上的大范围、大比例的医药分开才可能实现。
“如果有统筹医保基金可以在处方共享门店进行现场结算,那么医院、医药、医保三者形成了一个闭环,可以真正实现三医联动的医改目标。”大参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推行在即,级别越高、综合能力越强的药店将是特慢病医保资质和处方外流的首选。但是,在处方外流过程中,多方联动协调是目前的难点,同时也考验着承接企业的上游供应链统筹能力、出色的冷链管理能力、雄厚的垫资能力和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药事服务能力。
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打通“外流”关键点
处方共享平台被称为处方外流的关键,是因为它能实现医院、医药、医保三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2017年11月,梧州市卫计委牵头启动全市处方共享平台建设,全市20家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与百余家药店共同接入易复诊第三方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梧州市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可落地的处方信息共享试点城市。
“有时候看病才几分钟,到药房拿药却要等半小时,有这样的方式,现在方便多了。”62岁的盘阿姨因感觉胃不舒服前往梧州红会医院就诊,医生开具的处方信息上传仅一分钟后,盘阿姨就收到了易复诊发来的手机短信,并按照处方单号在医院附近挑选了一家药店完成了购药。
针对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需经常复诊,每次都要根据医生开出的类似诊断及处方排队看病购药问题,梧州市以红十字会医院为试点,以易复诊为载体,开展“在线复诊慢病续方”延伸服务。
今年7月5日,梧州市正式启动医保门诊特殊慢性病在处方共享药店直接结算,原依托于易复诊的大参林、梧州百姓大药房作为首批院外药店与梧州市社保局签约,正式接入医保统筹账户,处方外延的一道关键闸口就此打开,慢病患者通过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凭借2个月内的处方在线与医生交流后实现复诊续方。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