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儿童用药走向春天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3-29 打印内容
全国工商联药业商会调查显示,在我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仅30多家。儿童用药是大部分企业不愿涉足的“冷门”领域。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显示,6月将印发新版药品目录,儿童用药被点名为优先考虑调入药品。我国儿童用药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用药靠“掰”,剂量靠“猜”,超过一半的药品未标注儿童用量
儿童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各种器官、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常常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在其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中指出,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对于各种器官、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的孩子们,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伤害不容忽视。
据统计,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陷入无声世界,约7000例儿童死亡,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儿童难以计数。这些数字的背后,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也给家庭带来诸多不幸,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儿童用药不当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上儿童专属药物匮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张步泳说,药品在成人的安全性、有效性确定之后,才能用于儿童。但现实情况却是,多数药品缺少儿童临床试验数据,儿童给药剂量多依据成人剂量,再通过体重换算、体表面积换算、年龄换算等方法来确定。
“儿童并非成人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这也是我们儿科一直在呼吁的。”南京市儿童医院院长黄松明在2018中国儿童安全用药大会上指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有特殊的生理状态,有特殊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的毒理学的东西,目前这块相对来讲比较薄弱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樊代明表示,儿童有特殊的生理状态,绝对不是大人量减少一点就是儿童用药,儿童用药安全性,要比我们成人重要的多得多。需要强调的是,未经过儿童临床试验,将成人用药无论按体重、体表面积还是年龄换算给儿童服用,均存在一定风险。
北京儿童医院联合全国15家大型儿童医疗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药品在儿科使用时没有标注儿童的用法和用量。可以说,用药靠“掰”,剂量靠“猜”,是当下儿童用药的普遍现象。
孩子不是成人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用药不当的危害,小葵花联合央视共同拍摄了公益短片,这是“儿童要用儿童药”系列公益行动的一部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