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抗癌药谈判品种集体放量 最高涨85800%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4-12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2018年,医保目录对谈判品种的拉动作用继续显现,36个谈判谈判品种均实现“以价换量”。36个产品中销售额最高增幅达到1139%,销量最高增幅达1222%。

从进口品种看,罗氏的曲妥珠单抗降价65%,2018年销量增幅259%,销售额增幅47.76%;贝伐珠单抗降价62%,2018年销量增205%,销售额增幅74%。新基生物的来那度胺降价60%,2018年销量增幅904%,销售额增幅523%。

从国产品种来看,恒瑞阿帕替尼降价37%,2018年销量同比增长125%,销售额同比增长67%。康弘药业康柏西普降价17%,2018年销量同比增长63%,销售额同比增长49%。

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500%的产品有:新基的来那度胺(523%)、杨森的阿比特龙(594%)、信立泰的阿利沙坦酯(892%)、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595%)、豪森药业的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139%)。

从数据来看,降价叠加医保报销对创新药放量有非常强的拉动作用。

跨国药企:希望创新药进医保

2019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已经在火热进行中。申万宏源研究认为,2019年版征求意见稿工作程序格外紧凑,从公布征求意见稿到完成目录调整工作仅用时不到6个月时间,这种程式化、高效的调整方案将使得,此次目录调整从发布目录到落地执行速度会加快。

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品种在招标、医院准入及市场推广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历来是中国医药市场药品放量的最佳途径。

经历了此前多轮药价谈判和抗癌药集采,国家层面对产品价格也有了相对的把握,再加上大部制改革后国家医保局集招标、采购权利于一身,使得以价换量不再出现各种掣肘。通过药价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品种,受到各种政策支持也是国家的政策导向。

2018年底,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下发《关于做好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配备使用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医院不得以医疗费用总控、医保费用总控、“药占比”和药品品种数量限制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与合理用药需求。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释放“谈判品种不纳入药占比”的信号。

在此之前,其实全国多省都已经出台政策,表示对国家谈判药品不纳入药占比考核。从长远来看,随着集中采购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行,医保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取消“药占比”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也是大势所趋。没有了药占比的束缚,将更有利于医保药品放量。

多家跨国药企已经明确释放“希望将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信号。2019年3月30日,罗氏旗下重磅靶向药帕妥珠单抗正式在中国上市,开启与赫赛汀的乳腺癌双靶向治疗时代。对于这款刚上市的新药,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能通过2019年医保目录的更新把帕捷特纳入国家的医保,真正提高患者的可及性。”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