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如何去掉常用药涨价的虚火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5-8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张步泳深谙药店经营的逻辑,他算了一笔账:中国药店的平均毛利率大概是4%,例如北京一家药店的面积约为60到70平方米,年租金大概为20万~30万元,雇佣4~5个店员,年工资支出大概为20多万元,加上日常的运维费用,年均成本在50~60万元之间。如果一个药店的年销售额为100多万元,这意味着药店进货价只能小于等于销售额的50%,才会有利润空间。

张步泳指出,为了获取更高利润,药店往往会选择售卖一些更有利润空间的药物。对于品类相同的药品,可能会更换不同厂家的药品进行销售;或者下架原有的药品,换新包装以后重新销售,以保障药店的盈利空间。

降药价还应如何发力

无论是在政策性市场还是非政策性市场,降药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市场缺乏降药价的动力,没有企业愿意把东西便宜卖,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降价。“史立臣建议,通过增加竞争主体的多样性推进药价的良性发展,国家医保局可以对药品进行全球化采购。当前国内药品的采购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国内上市的药品,很少着眼于国际市场。

药品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也意味着药品审评审批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史立臣建议,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条件筛选符合标准的国外药品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缩短药品审评审批的流程和时间,让国外高质低价的药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对“体制内市场”影响很大的带量采购模式仍大有可为。张步泳表示,参照“4+7”城市的成功经验,带量采购涉及的城市范围和药品种类还可以进一步扩大。

史立臣则认为,在保证带量采购机制良性运行的基础上,还需要解决采购量和回款等问题。建议国家医保局设立医保基金,如果医院没有按期支付药企款项,可以由基金垫付一部分款项,以保证药品的正常供应,从而保障带量采购的良性发展。

针对一些原料药“垄断”的问题,原料药从审批制到备案制的转变迫在眉睫。

张步泳指出,在原料药价格暴涨的背后,是一些原料药的生产批文被部分企业垄断。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加大对原料药垄断的打击力度,也要完善原料药的关联审批制度。

2017年12月初,《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与药品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将推行原料药、药用辅料关联审批,今后原料药不再单独发批准文号,药品制剂企业可以自行寻找原料药企业供货,只要质量符合标准,就可以申请关联审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生产制剂所选用的原料药、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负责。

史立臣认为,在原料药“垄断”现象较为严重的当下,原料药备案制,原料药、药用辅料关联审批等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政策一旦落实了,非政策市场的药价就要下来了。”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