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3700家医院取消耗材加成,经销商寒冬已至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6-12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医用耗材改革大幕即将拉开,医疗机构耗材的加价政策被取消,需按采购价收费。

医疗机构取消耗材加成

6月10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了将于6月15日零时在北京市推开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有关情况。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雷海潮介绍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五个一”。

这其中最受人关注且变动最大的是指取消医疗机构医用耗材5%或10%的加价政策,按医用耗材采购进价收费。

按照之前规定,医疗机构使用的耗材可以在进价的基础上加成5%到10%,其中价格在500元以上的耗材可以加成5%,价格在500元以下的耗材可以加成10%。

预计在改革之后,医用耗材价格有下调,“比如1000元的耗材,在改革后就取消了50元的加成,医疗机构将按照进价提供耗材服务。

同时,医用耗材的采购也将和药品一样,执行带量采购。

3700家医疗机构全部参与

雷海潮说,此次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范围是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军队在京医疗机构。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自愿申请参加。

据统计,全市有近3700所医疗机构参与改革。因为此次医改因为要取消耗材加成,医疗机构所使用的信息系统也许改造升级。

雷海潮表示,2017年北京开始实行医药分开政策,取消了药品加成机制,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往前推进来一大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长近30%。

此次改革的目的是要强化公益性,规范手术类、病理类、检验类等医疗服务项目,捋顺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

耗材逐利退出历史舞台

雷海潮介绍,本次改革开始后,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任何医用耗材的加成费用。

废除这样的补偿机制,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部分检验费用,就是让开药、使用支架和导管等医用耗材不再给医疗机构带来额外利益。推动合理使用化验和医用耗材,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减少浪费。

目前,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已完成人工关节、心内血管支架等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5%,一年可为北京市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价格方面,此次改革将取消进口与国产试剂、不同检验方法之间的价格差异,这就意味着患者去医院看病,用与之前同等的价格会有更多的选择。

医疗服务价格大调整

北京市实施耗材联合采购的改革5月就已开始预热。

5月6日,北京市召开2019年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指出,6月中旬,将全面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在价格管理方面,改革涉及项目数量多、变化大,新规范调整的项目总量将达到6600余个。

12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