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重点监控品种阔别医保 医院市场或大受影响

作者:赛柏蓝     来源:赛柏蓝    2020-7-10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其实在被彻底调出医保之前,由于重点监控制度,这些品种的销量已经大受影响——据米内网数据,2019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14个国家重点监控品种的销售额增长率均为负值,其中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注射用复合辅酶、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下滑幅度超过30%。

在彻底阔别医保目录之后,这些重点监控品种可能还将进一步承压。

史立臣今日对赛柏蓝表示,从地方医保目录中被调出对于重点监控品种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被调出医保就意味着转为自费药品,而这些重点监控品种在有医保支付的时候还有一些医生和患者有意愿使用,一旦失去医保报销,患者使用的意愿会大大降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发现自费药物可能涉及到商业贿赂等问题,各地针对自费药品的使用管理也在强化——比如上海就曾发布过相关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医药购销领域行风建设,杜绝商业贿赂违法违规行为,切实降低上海市自费药品“虚高”价格,减少不必要的自费药品采购和使用。

他进一步指出,更有甚者有些省市甚至会出台规定要求,医生给患者开具自费药品,需要患者签字同意。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调整

在发布第一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时,国家卫健委曾明确表示,将定期对全国辅助用药目录进行调整,调整时间间隔原则上不短于1年。

到今年7月,距离第一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公布的时间间隔刚好一年,下一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会否公布、何时公布自然也成为了业内需要关注的问题。

就此,史立臣对赛柏蓝说,仔细看一下全国各省市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不难发现,有不少省市的重点监控品种都不止20个,即便合并去重,最后剩下来的总数也依然相当庞大,加之国家第一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仅纳入了20个品种,后续相关部门继续公布下一批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也是大概率事件。

那哪些品种被纳入目录的可能性比较大呢?在史立臣来看,药品的临床价值,是否进入医院诊疗路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经济学的相关角度等是相关部门确定重点监控药品目录时考虑的主要方面。

除上述因素外,药品的使用量、使用金额可能也是纳入考虑的指标之一。

2018年1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将制订全国辅助用药目录。

彼时国家卫健委给出的要求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本机构辅助用药以通用名并按照年度使用金额由多到少排序,形成辅助用药目录。

先重点监控,再调出医保

在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之初,针对重点监控品种,国家卫健委要求,对纳入目录中的全部药品开展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处方点评结果的公示、反馈及利用。对用药不合理问题突出的品种,采取排名通报、限期整改、清除出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等措施,保证合理用药。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