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这些药品,有望降价!降幅最高超9成

作者: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    2020-9-4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记者对比集采文件给出的二甲双胍、卡托普利最高有效申报价,大部分都在每片2分钱、3分钱左右,价格也不高。根据规则,最高有效申报价采用的是市场平均价格,国家组织的药品集采确保了中选药品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药价再降低一部分,减掉不需要开展的销售环节成本,完全可以靠规模效益实现薄利多销。

而关于质量的问题,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表示,第三批国家集采坚持高质量标准,仍将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入围的条件。

齐鲁制药在此次集采中有8个品种入围名单,涉及肿瘤、心血管系统等治疗用药。目前,该企业已经有38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是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最多的厂家。值得注意的是,在集采中收益较大的厂家往往是产品过评数量较多的大厂家。它们规模较大,原料药自给自足,产品线稳定,并有多个创新药品、首仿药品,成本控制得好,质量有保证,综合实力较强。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凸显。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史录文认为,我国上市药品都是按严格的程序生产,尤其老产品经过千锤百炼,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质量完全可靠可控。同时,在临床上也要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患者减轻负担,药企降低成本

在拟中选名单中,大部分原研药因报价过高未中选,被国内仿制药取代。这意味着老百姓药费大大降低,但药品质量仍然过硬。

“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保证质量,解决了原来集中采购没法带量、及时回款的问题,配套政策到位,以集采为突破口,实现‘三医’联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效应逐步显现。”史录文说,由于仿制药价格下降,质量有保证,患者使用一段时间后,越来越放心,对仿制药需求开始增加。随着一致性评价不断扩容,国内大企业主动树立仿制药形象,促进企业不断整合,形成市场品牌效应。国内企业有更多精力专注研发,在保证仿制药品牌的条件下,推动民族工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化。

原研药参与度高,但中选少,是不是将来公众用不上原研药?

记者了解发现,这与企业本身市场策略有关,毕竟集采药品只覆盖了药品部分用量,还留有未集采药品的空间。但从长期来看,这只是过渡期现象。

按照2019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原则上对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医保基金按相同的支付标准进行结算。价格与采购价相比较高的,要在两到三年内调整到位。这意味着将来同类药品医保支付价格都将是一样的。参保患者想买价高的药品,就得自付更多费用。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