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出炉 聚焦这些重点任务!
作者:人民资讯 来源:百家号 2021-12-24 打印内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日前,《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十四五”期间,四川中医药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规划》围绕“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的目标,对未来五年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部署安排。从主要指标来看,《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医院350所,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比例60%,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90%,中药材种植面积800万亩,产业链综合产值年均增速11.5%。
打造中医药服务10分钟可及圈
《规划》提出要加大优质中医药服务供给,一是加快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二是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三是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四是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
具体而言,《规划》提出要加强基础薄弱的市级中医医院建设,推动南充、巴中、资阳、眉山市级中医医院独立设置,市级中医医院(不含新建)全部达到三级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连锁经营的名医堂,突出特色和品牌,打造一流就医环境,提供一流中医药服务。实施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发展传统中医诊所5000家,培育2—3家有影响力的传统中医诊所连锁品牌。全面推进中医诊所备案制管理,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街道社区为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中医诊所无偿提供诊疗场所,打造中医药服务10分钟可及圈。
同时要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肤、妇科、针灸、推拿及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加强眼科、老年病科、风湿病等薄弱专科专病培育。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加强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开展妇女围绝经期、孕育调养、亚健康状态和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试点,制定并推广20种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组建专科专病网络联盟,建设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和中医经典传承中心。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把建立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和多学科诊疗体系纳入医院章程,将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纳入医院管理制度。加强民族医药重点专科建设,二级甲等以上民族医医院均建成1个以上省级民族医药重点专科。
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发挥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功能
《规划》提出,要提升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一是建立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体系,二是健全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三是完善中医药应急机制。首先就是要补齐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短板。通过新建或改扩建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肺病科等,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市级中医医院独立设置传染病病区,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所有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能够发挥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功能。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