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集采 最新消息流出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1-3-5 打印内容
此次在《工作要点》中明确,2021年推进第五批集采,则一定程度上表明,第五批符合规则的品种条件已经成熟。
第四批集采品种选择已经顺利扩张至注射剂临床大品种——共涉及8个注射剂品种,在2019年样本医院收入占45个品种总样本医院收入的30%以上。第五批集采在品种选择上是否还有进一步的创新,比如纳入生物制品和中成药,将成为未来业内关注的重点。
从时间来看,按照风云药谈梳理,从第二批开始,每一批带量采购的大致时间,已经比较清晰明了。
第二批时间表:
报量:2019.11.28
统计:2019.12.10——12天完成统计
发布:2020.01.13——44天发布限价及报量
报价:2020.01.17——47天完成报价公示--发布后四天准备时间。
春节:2020.01.25——春节前8天完成
第三批时间表:
报量:2020.06.22
统计:2020.07.09——17天完成统计
发布:2020.07.29——37天发布限价及报量
报价:2020.08.20——59天完成报价公示
第四批时间表:
报量:2020.12.10
统计:2021.01.01——21天完成统计
发布:1月15日——发布报量,18天完成报价
报价:2月3日,报价
春节:2021.02.11——春节前8天完成
如今,按照时间表来看,或许今年6月,第五批带量采购就会如期而至。
医保目录最新进展
《工作要点》明确,抓好2020年版医保药品目录落地落实,组织开展谈判药品落地监测工作。将开展2021年度药品目录动态调整。做好省级增补药品目录的清理消化,确保到2022年实现药品目录全国基本统一。
这起源于2019年8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
《通知》明确,各地应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消化过程中,各省应优先将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药品调整出支付范围。
地方增补品种调出医保的安排如下:1、重点监控目录药品率先移出医保目录;2、其余地方增补品种原则上在三年内完成清理,三年清理品种的比例分别为40%、40%、20%。
赛柏蓝对各省的省增补品种调出文件梳理后发现,包括甘肃、宁夏、新疆、广西、浙江、陕西在内,共有20多个省份落地执行地方增补目录调出政策;其中,云南、湖南、吉林、天津、河北、安徽、西藏等地已经明确第一批调出地方医保的增补品种,这些品种已于2020年7月1日起调出当地医保目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