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上药香飘 宁夏中药材走俏海外市场
作者:中国新闻网 来源:百家号 2021-5-21 打印内容
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是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岛屿’。这里气候多样、生态适宜,分布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药用植物90科、618种,所产道地中药材品质高,颇受海内外市场的欢迎。”说起六盘山区的中药材发展状况,王玉富如数家珍。
王玉富是固原市原州区科学技术局原副局长,如今是宁夏中药材产业协会、固原市中药材产业协会秘书长。工作至今,他始终致力于宁夏道地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目前,六盘山区的黄芪、柴胡、枸杞等中药材成为东盟、美国等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市场最受青睐的产品之一。
中药材既是药品,也是农副产品。过去,当地中药材以原材料销售为主,在地里“洗洗泥、扎个捆、装麻袋”就销售。“这里的原材料品质很好,可就是卖不出好价钱。”在王玉富的建议下,各类中药材产业技术培训班延伸至田间地头,原州区、隆德县等中药种植主要基地纷纷建起了生产车间。
4至5月正值黄芪等中草药挖采季节,记者在地里看到,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的黄芪个头十分饱满。在生产车间浓郁的药香里,切割、分拣、包装……一道道有条不紊开展。
“手工切片对药材营养成分破坏小,适合煮火锅和煲汤,很受南方市场欢迎。”中药材需要保持其原有成分,因此有近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得以足不出户,用自己的手艺脱贫致富。作为固原市龙头企业,该企业年生产加工中药材520余吨,创收31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
同时,中药材产业作为“十三五”期间科技部与宁夏联合实施的“科技支宁”科技扶贫东西部协作项目其中之一,也为当地带来了不少“新鲜血液”。据统计,宁夏累计为中药材产业投入科技资金8000多万元,启动实施了161项重大、重点科技项目。
针对市场需求,王玉富主持引进的红花品种“云红1号”和“吉红1号”在原州区张易镇上滩试种成功。2020年年底,该地的红花种植面积已推广至4.87万亩,亩产红花25至30公斤。“红花新品种的亩产值超过了3500元,比起种植小麦、玉米的收入翻了好几番。”王玉富说,现在红花销售额占比达农户家庭收入的46%。
除去收入的增加,东西部协作项目双方在六盘山区确定以红花为主,黄芪、黄芩、柴胡、板蓝根、芍药、艾草为辅的中药材种植结构,建立了基于“双膜覆盖”技术的宁夏黄芪种植模式,并成功实现根茎类药材采挖机的升级换代,为干旱缺水地区中药材旱地育苗探索了新的模式,也保证了挖出药材的完整性,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系列科技转化成果。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