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龙头高扬、质量升级!济南中药材转型跑出加速度

作者:大众日报     来源:百家号    2021-7-9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泉城济南区域地理位置优越,特色农业资源禀赋鲜明。中药材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孕育章丘“朗山远志”、莱芜“白花丹参”、平阴玫瑰等道地药材,平阴玫瑰成为特色农业“十朵金花”之一。如今,济南市借势中药材高质量振兴发展,实现了由“盆景”向“风景”的转型升级。

“济南中药材产业将聚焦培育新动能,依托‘1195’总体工作思路,构筑‘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美’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聚力服务‘五个济南’,让小药材长成大产业,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市农业农村局中药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统计,2020年济南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近14万亩,中药材农民合作社54家、家庭农场16个、种植企业48家、专业村20个。“长清栝楼”“莱芜白花丹参”“平阴玫瑰”“灵岩御菊”等道地药材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龙头扬起来

中药材发展规模持续放大

“由于中药材发展政策利好,尤其是《关于促进山东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出台,农民种植积极性普遍高涨,今年种植规模又有新的扩大。”据济南市莱芜区苗山岳圣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奉胜介绍。

苗山镇位于济南市莱芜区东部山区丘陵地带,土质砂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于优质高效中药材种植。但曾经很长时间以来,当地农民处于观望彷徨状态,中药材产业振兴发展缓慢,制约着“资源”变“资产”稳定快速转型发展。

记者采访中,苗山镇陡峪村57岁的李光常谈及中药材种植,道出其中的苦衷:“以前土地规模化流转还不稳定,加上中药材种植技术缺位和销售门路闭塞,自己曾经试着种植了几年都没有成功。改变发生在3年前,合作社给种植意向种植户不仅上门免费供应中药材优质种苗,还耕、种、管、收一条龙全程服务,去年我直接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托管,我也当起‘甩手掌柜’。”

李奉胜介绍,种植白花丹参亩均产值5000~6000元,是栽培小麦、玉米等常规农作物的2~3倍。农民就地合作社打工,可以不出村获得工资性收入,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得到流转性收入,年底还有分红。目前李光常已然实现中药材种植“土里刨金”的转型跨越,其自身成为合作社中药材种植“老把式”,现在每年收入四五万不成问题。

像李光常这样的高素质农民一样,目前在岳圣中药材合作社强有力带动下,莱芜区苗山镇及周边镇村流转土地到合作社的农户达到1200余户,初尝甜头老百姓中药材种植积极性空前提高,合作社规模效益越来越大,合作社白花丹参、紫花丹参、黄芩等道地药材发展到32000多亩,总产值过亿元。岳圣白花丹参种植基地被评为国家、省级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山东省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12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