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 寒地中草药全产业链条“舞起来”
作者:人民资讯 来源:百家号 2021-7-30 打印内容
政策扶持为中草药发展提供了保障。《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大兴安岭地区中药材种植业“十四五”规划》等指导性和政策性文件,强力推进了中药产业大发展快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地委、行署累计投入专项补贴资金近1亿元,在大兴安岭建成省级中药材示范县4个。
2018年,地区农林科学院发布了5个品种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随着广大农户逐步认识到中药材种植的高回报率,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自主调整种植结构,开展道地中药材品种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目前,地区中药材产业协会发展会员374人,总结发布了13种中药材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培养了一批种植大户、种植能手。
发展显活力 中草药大户纷至沓来
花香蝶自来。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中草药大户纷纷涌来。
“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是松岭区探索推行的寒地中草药发展模式。刘德龙说,松岭区重点推进龙头企业林格贝集团等大型种植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26个,建立种子种苗基地2个,建设中药材展示园区2个,以点带面、以大带小、以先带后,实现企业、合作社、散户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在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2.1万亩基础上,今年发展为3万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野生药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记者在大兴安岭地区绿色产业发展部门了解到,短短几年时间,大兴安岭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3家,深加工企业4家,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