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生态种植 护卫青山绿水
作者:双鸭山发布官号 来源:百家号 2021-8-13 打印内容
近年来,中医中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喜爱,而我市国内外久负盛名的“五味子”“刺五加”“白鲜皮”等野生中药材因其较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青睐,加上产量稀少,近年来价格高涨。但经过多年的无序采挖,很多野生中药材已陷入“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的恶性循环。其生态环境遭遇到破坏,野生资源连年下降,部分林区已经出现绝迹,致使野生中药材逐年锐减。
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和黑龙省中医药发展大会精神。我市依托黑土生态优势,加大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政策扶持,大力推进中草药产业发展,实现了由无序采挖到有序生态种植的调节过程。截至目前,我市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另辟蹊径 走出困境
我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完达山脉北麓,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和大陆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可达40%,独特的地域、优越的环境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其中孕育出了30余种北寒带和南热带药材不可替代的道地中草药产品。但是,近十几年,在利益的驱动下,无序乱采滥挖,不但使野生中药材资源大量减少,更让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形成了“越少越贵,越贵越采,越采越少”的恶性循环。
2019年黑龙省出台了 《刺五加、五味子、防风野生药材限采实施方案》,市林草局重点开展刺五加、五味子、防风野生药材物种保护工作,加大对各林场的管护和监管,有效遏制掠夺式采挖给刺五加等重点野生药材物种和生态安全带来的破坏,确保野生资源持久长期利用,对野生转化家种、繁育予以肯定和鼓励。
家住宝清县锅盔山做了20几年收购野生中药材生意的边道君告诉记者,十年前,他们家一天能收购3吨野生赤芍,现在旺季一个月收购1吨已经很不错了,现在的药材质量也无法于以前相比。这几年在政府大力倡导下,他也开始尝试着采挖野生芽头和采籽繁育,利用林腹用地种植了十几晌的赤芍和关防风中药材,初步算四到五年的多年长中药材一亩地净收益大概三万,效益十分可观。
像边道君这样原来收药,现在种药的人越来越多。在集贤县做收购野生药材的平山告诉记者,保护生态环境禁采、限采是必经之路,虽然野生药材一年比一年少,但他不愁的是身边种的人多了,将来他也要转做收购人工种植的中药材。
四方台区绿源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合作社理事长白云龙说,“之前我们种蔬菜和大田作物,由于连年种庄稼土地乏力,特别需要休养,在国家提倡土地轮作中合作社选了种植中草药关防风,这类根茎类中草药的属于多年生,好处是保护黑土,减少水土流失,而且种植过程中几乎是不打化肥和农药,十分养地,种植后不仅解决了轮作品种的单一化,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