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集采目标完成毫无悬念 集采常态化下 未来走向如何?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2-1-21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集采常态化,未来的仿制药将处于一个价格下行、微利化,结构重新调整的时代。”

在2022年2月21日由E药经理人主办的中国医药产业新年展望会上,医药云端工作室创始人点苍鹤发表了《进入“万物集采”时代的VBP发展趋势》演讲,从国家集采的背景到六批七轮集采的发展脉络,解读进入“万物集采”时代后,国家与地方集采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从“超级医保局”诞生到国采规则成熟

国家带量采购的起点在2018年,点苍鹤认为最大的背景是国家职能部门的调整。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保障局,被业界称为“超级医保局”。这一名称源于新组建的国家医保局将原分散在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以及民政部的医保监管、药价管理、医疗救助等多项职能进行了合并,具有“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的职责,也就为此后的集采奠定了基础。

同年12月,从国家组织“4+7”试点城市集采开始,一直到2021年11月胰岛素集采,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已经进行了六批七轮。点苍鹤将这六批七轮集采归纳为探索期、稳定期、续标期和专项期四个阶段。

首先,4+7集采及扩围是探索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不断摸索规则和模式,从报价最低或降幅最低者中选、承诺单一货源到允许最多3家中选“;第二批到第五批集采进入“稳定期”,这个过程中各省集采、联盟,逐步纳入常规、成熟的临床常用品种,降幅、规则也趋于稳定;2020年集采进入到续签期,各省开始大规模续签,2021年国家层面也出台了续签的指导规则,集采进入常态化、周期化阶段。

随着省级集采探索生物制品、中成药的带量采购,以及国家组织进行胰岛素集采,集采也开始进入专项期。

02 集采目标完成毫无悬念

整体而言,在六批七轮集采的实践过程中,规则以及价格降幅都在趋于稳定、成熟。点苍鹤总结,在品种范围上,存在三个及以上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通用名+剂型将被纳入集采候选;在集采频率上,基本确定为一年两次国采;在采购周期上,基本原则为中选企业不超过2家的为1年,其他2~3年,加入注射剂品种后,结合注射剂产品的独特性,设定其原则上为1年;在价格上,除胰岛素集采外的五批六轮集采的价格平均降幅基本已经稳定在52%~56%。

事实上,未来的集采方式也已经在实践中逐渐成型。根据此前旗帜网上刊登的署名文章《构建医药价格治理新格局》,其中指出了根据品种特点的不同,未来的集采方式主要为五种。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