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仿制药市场持续增长 本地化生产方兴未艾

作者:中国医药网     来源:中国医药网    2022-5-6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另外,非洲国家政府控制公共医疗总费用愿望迫切,支持使用仿制药。可以预见,未来非洲仿制药尤其是中低端仿制药市场快速增长的势头将继续保持。

大部分临床用药依赖进口

据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约有400家药品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等国,其中原料药生产厂家数量很少。从非洲国家的医药工业发展水平来看,北非地区和南非地区基础工业相对发达,拥有一定的制药生产能力,东西非地区制药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非洲的药厂大多规模较小,运营不符合国际标准。因此,非洲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医药产品依赖进口,进口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占药品消费量的70%~90%,一些国家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来满足需求。

另外,如国际红十字会、盖茨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通过基金免费向非洲困难地区提供药品,免费药品主要针对艾滋病、疟疾、结核等疾病的防治。如非洲抗疟药,70%来源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资金支持。因此,国际机构资金具有重要市场地位。

目前,国际组织采购药品参照的是世卫组织每年发布的各类疾病推荐用药以及推荐供应商采购目录。

大力鼓励药品本地化生产

“本地化生产”是非洲国家现阶段普遍关注的话题。依靠进口很难满足非洲日益增长的药品需求,并且只有本地化生产才能带来就业、税收以及技术转移等。新冠肺炎疫情也让非洲各国对医药工业更加重视。因此,近期非洲多个国家出台了关于医药投资落地的优惠政策,涉及税收、土地等多方面。埃塞俄比亚还专门新建了医药工业园区,以吸引更多医药企业投资兴业。

为保护本地生产,非洲国家努力提高进口药品的门槛。如尼日利亚药监局规定,进口药品注册时,需要提供5年后在当地实行本地化生产的规划,否则不予注册。同时,对于本土企业能够生产的制剂,很多国家出台进口禁止清单,不允许相同的进口药品注册。如苏丹出台的进口禁令中,涉及20多个当地生产的药品,且这一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非洲国家的政府集采也会向本土药企倾斜。本土厂家能生产的,先在本土厂家内进行集采;面向国际的集采,本地产品参加集采可以享受溢价,如埃塞俄比亚本地产品招标有20%的溢价,肯尼亚有15%的溢价。多种手段,都旨在促进药品本地化生产。

另外,非洲的医药监管体系与欧洲相似,监管要求高,实际操作灵活,也有很多非洲国家采用医药分离的监管模式。非洲医药市场有其独特之处,我国药企要想走进非洲,需要提升对其医药市场格局的认知能力,因地制宜方能事半功倍。

12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