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集采推动重构行业格局
作者:中国医药网 来源:中国医药网 2022-7-16 打印内容
2021年,部分省份还探索开展了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如安徽、河南等;山东、江西已将临床检验试剂纳入挂网范围。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选择了免疫诊断领域市场规模较大的细分领域——化学发光试剂,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共包括5大类23小类145个产品。其中,13家企业的88个产品中选,相关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7.02%。此外,广东等11个省份开展了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的联盟采购。其中,核酸检测试剂、核酸快速检测试剂、IgM/IgG抗体检测试剂、总抗检测试剂、抗原检测试剂价格平均降幅分别约为37%、34.8%、41%、29%、44%。此后,有10余个省份启动价格联动。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各省份医用耗材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开展较为频繁,但涉及的品种数量与临床需求相比目前仍不足。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要求,未来国家和省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应进一步增长。
联盟采购日趋多样
2021年,省际联盟集采共产生18个采购项目,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京津冀“3+N”联盟(其成员数量最多,已达23个),由内蒙古自治区牵头的13省份联盟,由河南、江苏两省牵头的12省份联盟,由江西省牵头的9省份联盟;此外,还有渝贵云豫联盟、鲁晋冀豫联盟、渝贵琼联盟、浙鄂联盟、长三角联盟等。
从各省份参加省际联盟的情况来看,2021年,贵州省参加的联盟数量最多,达9个;山西省、重庆市紧跟其后,参加联盟数均为8个;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南省参加联盟数均为7个。
此外,市际联盟集采也取得较好进展。2021年,全国共产生18个市际联盟采购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山西、湖南、广东、河南、辽宁等省份。值得关注的是,省、市跨级别合作形式首次出现:2021年11月,安徽省黄山市加入由广东省牵头的16个地区组成的联盟,开展超声刀头集中带量采购。
可以预见,在政策的驱动下,2022年地方联盟带量采购方式将更加多样,招采品种也将越来越多,这是必然趋势也是主流趋势。
常态化集采将改变行业生态
当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正逐渐进入密集期:国家对临床用量大、费用高的高值医用耗材组织集采;省级对部分高、低值医用耗材开展集采;地市级主要针对国家和省级集采项目以外的品种进行带量采购。三者各司其职,从不同层面积极开展实施医用耗材集采。笔者认为,我国医用耗材集采的深入推进将促进行业生态持续完善,并将有以下发展趋势。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