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全面振兴发展
作者:养博城 来源:百家号 2023-7-3 打印内容
推动中医药产业数字化,要求我们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对传统中医药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让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是一种智慧、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中医倡导“合一”,即身心合一、心性合一、天人合一;中医倡导“平和”,即阴阳平和、气血平和、脏腑平和。三年来,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世界认识到中医药的力量。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医强国已成为全民共识。
然而,在我国470家医药上市企业中,中医药企业只有73家,仅占15.5%,这与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是很不匹配的。据《世界专利数据库》显示,日本对于国际中成药专利的占有率高达70%,我国提交的申请仅占0.3%。在全球的中草药市场,日本已经达到几乎可称垄断的90%份额,而其大量的中药材原料却进口自中国。在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势在必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医药全面振兴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今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后,国家层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中医药历经三千多年传承,具备了极其强大的禀赋要素,为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中医药的现代化创新,并不是直接用西医学思维来指导中医,也不是直接用西医学的方式方法来评价中医药。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需要应用现代科学的话语来讲清楚治病机理、说明白确切疗效;用生物化学表述治病机理和药物有效成分;用现代生物最新成果来实现中药生产技术的突破。目前,单纯一味中药的成分和治病机理运用现代生物组学的技术绘制基因图谱和靶点成分已经可以实现,但是,十几味中药配伍在一起,靶点和治病机理就很复杂,需要我们用现代循证医学的方法继续研究。例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张亭栋发现可以用三氧化二砷(砒霜)治疗白血病,都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找到可以解决西医所面对的棘手疾病的办法,这就是创新。为经典的理法方药提供一些现代科学的证据,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我国古代经典名方在防病治病方面的效果,就是当前中医药最好的创新。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