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中药附子:形态、别名、分布与医疗价值
作者:番茄不加糖 来源:百家号 2025-2-18 打印内容
每天了解一味中药——附子
附子,又名草乌、盐乌头、鹅儿花、铁花和五毒,其形态特征为块根倒圆锥形,长度在2-4厘米之间,直径1-1.6厘米。它的茎高可达60-150厘米,甚至达到200厘米,茎的中部以上部分稀疏地覆盖着反曲的短柔毛,并等距离地生长着叶子。附子的茎下部叶子在开花时会枯萎,而茎中部的叶子则拥有长柄,叶片质地薄,呈五角形,尺寸在6-11厘米长,9-15厘米宽,基部浅心形三裂或近基部三裂,中央全裂片宽阔,有时呈倒卵状菱形或菱形,边缘急尖,有时短渐尖并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约有2对,为斜三角形,并生有1-3枚牙齿,偶尔全缘;侧全裂片则进行不等二深裂。
附子偏爱温暖、湿润且阳光充足的环境,它能够耐寒,但不喜欢重茬。它最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常生长在山地草坡或灌丛中。
分布范围
附子主要生长在四川和陕西,同时,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甘肃等地也有其踪迹。
医疗价值
附子,这种味辛、性大热的中药,不仅具有温里散寒、助阳行水、补火的功效,还能止痛和进行局部麻醉。此外,它还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为医疗领域带来诸多益处。
贮存与功效
附子在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方面表现出色。它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从而显著改善血液循环。同时,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包括升压又包含降压,这与其所含的独特成分密不可分。附子的回阳救治之功,主要得益于其强心抗休克的作用。此外,它还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抗击效果,并能有效抑制急性炎症模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