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互联网医疗模式之辩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6-10-14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问题涌现

  投资热度上涨,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想乘风而上,以至于出现了大批同质化的产品。阿里健康战略副总裁马立曾呼吁大家冷静面对互联网医疗,她表示,由于医疗各个细分领域玩法相差较大,不看好单纯圈用户跑流量的项目。

  她觉得今年很多人面对互联网医疗都冷静了下来。互联网医疗面临闭环难成、模式待考、受政策影响较大、医疗服务壁垒较高,以及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盈利等问题。2015年,九安医疗亏损1.4亿元,移动医疗业务并未呈现喜人成绩,“这是一个过程,就好比网上购物从无到普及也花了很多心血,互联网医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刘毅对记者表示。

  谁来付费?这是互联网医疗想要持续良好发展首先要直面的问题。

  约印创投创始人郑玉芬认为互联网医疗受互联网行业特性影响一开始就免费,想要以免费来跑马圈地,这种烧钱的模式不可持续。她认为民营医院、药企、医疗器械厂商包括公立医院都是可能的付费方。只要互联网医疗企业有足够量的用户并且粘性高,可以为民营医院导客户,帮公立医院提高效率,帮药企、医疗器械厂商提高销售量。重山资本创始合伙人孙超则认为付费方是患者,但目前患者付费意愿还不是很强烈,所以很多互联网医疗项目变成了平台,做药企广告和医疗器械销售。

  更多人认为保险是潜在的付费方。某行业协会人士对记者表示,买单方必定要和保险结合。保险公司的诉求是提高销量、降低成本,美国凯撒模式下保险机构有动力做被保人预防、康复工作,让被保人更健康可以降低赔付率从而进行控费。而中国目前还是医保加个人付费看病为主,医保只能保一部分,重大疾病的费用大部分还是自己出。未来互联网医疗打通了整个产业链后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进行控费,但是打造涉及到各方利益比较复杂。

  创业公司们日益认识到闭环的重要性,线下也许不是一个合适的支付场景,最近有种探索线下的热潮。在线问诊、医美O2O、慢病管理公司等都在开线下诊所、服务站。以走得较早的春雨医生为例,去年其创始人张锐说要开五百家线下诊所,据春雨医生方面介

  绍,目前只开了25家,并且准备收缩线下诊所业务。但春雨医生方面也强调所谓线下诊所,与通常意义上的诊所有本质区别,即非独立主体,也不开门迎客,只为春雨医生线上有需求的用户提供线下服务,实为形成闭环之需求。但不少人认为,即使走向线下,也面临线上线下对接难、品牌效应弱等诸多难题。

  一些投资人对互联网医疗较有耐心,认为时间会让其闭环形成找到付费方,一些投资人则激烈反对。方正和生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新颜认为互联网医疗有明显的泡沫,其一直没有投资互联网医疗的原因是认为其估值过高,很难下手。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