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药大产业路在何方?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6-11-18 打印内容
第三方挂号平台
逐渐开始转型
挂号一直以来都是就医过程中的难题,尤其对于北、上、广这种大城市,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完善的预约挂号服务对方便市民看病就医意义重大,自2009年国家大力推行预约挂号以来,各种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的移动挂号平台便应运而生。一时间出现了微医(原挂号网)、就医160等众多以挂号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
然而,随着移动医疗的不断发展,自2014年起,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相继推出自己的官方APP,开通预约挂号服务,并将更多的号源放到了自己开发的预约挂号平台上。有报道显示,北京儿童医院官方APP上的号源占了日总号源的约2/3。协和医院官方APP上的号源也约占日总号源的70%。
各大医院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官方APP挂号服务,这对以专作挂号服务的第三方平台无疑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许多此前以挂号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逐渐开启了转型之路。
微医就是这种转型的代表,微医原名挂号网,2015年由纯挂号业务转型做提供医患在线问诊服务以及医生之间在线交流的分级诊疗平台,并在逐步布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医院。对于转型,微医方面表示,挂号服务并未不做,而是在坚持挂号服务的同时深化了服务内容。微医转型,一方面是跟随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超越,另一方面,要解决医疗痛点,不可能仅靠优化就医流程来实现。现在整个社会已经由医疗需求转向健康需求,专做挂号服务,既不符合社会需求,也不符合微医自身的发展。因此,微医希望由医疗平台转向健康平台,通过实体互联网医院、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等项目,为会员提供健康管理及其他综合服务。
和微医一样,此前以提供挂号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就医160,也逐渐转型成涵盖导诊、咨询、在线支付、报告查阅等服务的综合性医疗服务平台。在企业看来,顺应时代发展,加强线上线下的结合是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的趋势,正如微医方面表示,真正的移动医疗必须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包括对医药以及基层、三甲医疗资源的连接与整合,以能提供线上线下结合、规模闭链服务,所以移动医疗的发展,未来一定是互联网和实体医疗机构更深的融合。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