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改革进入深水区 医疗器械巨头加速探入基层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7-5-19 打印内容
据悉,双方将进一步合作开发急性卒中DTN(入院到溶栓)时间分析系统和急性卒中专病数据库,运用云平台技术,将其建设成支持科研和管理的多中心云平台的急性卒中专病数据平台,可有助于解决数据上报的质量问题及如何有效利用上报数据的问题。
这是飞利浦所提出的三个战略方向之一:通过建立区域影像中心和专病临床数据库,实现患者信息共享、远程会诊和手术指导、诊断决策支持。
“我们正在全面布局,为分级诊疗体系下的医疗系统提供从产品、软件到以专病为基础的整体解决方案。”据王皓介绍,飞利浦主要以三个方向为主:以影像设备为核心的精准诊疗、基于云平台、重点疾病(如心脑血管、肿瘤等)专病解决方案。
另根据王皓出示的数据显示,飞利浦将销售分成了针对私立医院(全国、区域)团队和公立医院团队,后者分别针对顶级大三甲医院、大三甲医院、部分三甲及二甲医院、二乙及以下医院,配置了大客户、直销、分销及基础医疗销售团队。
国产厂商的机会
分级诊疗的政策深入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效率。随着今年分级诊疗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医疗资源配置会逐渐向基层下沉。
分级诊疗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机构是否能从硬件、软件及服务各方面顺利接管从大型医院分流出的患者,并在日常的定期体检和预防筛查类等医疗服务中提高诊疗的精准度。
其中,基层县域医院扮演着上下转诊的重要角色,但我国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器械配置水平较低,设备较为陈旧老化的问题,这也成为各厂商争夺的渠道医院之一。“我们也需要针对这类医院的需求研发高性价比产品和经济型产品。”陈胜裕表示。
另一方面,民营医院正在向高端和专业的方向发展,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重要补充。陈胜裕认为:“我们要重点发展与维系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关系,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从医疗影像市场情况看,目前国内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均被国外品牌占据。而与“GPS”等外资厂商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高达90%的占有率不同,基层医疗市场对于国产品牌机会大得多,且国家近年不断从政策层面鼓励优秀的国产医疗器械与设备公司对进口设备进行替代化。
基层方面的机会来源于现有设备更新换代升级,以及既满足需求又操作简便的设备。
“过去几年我们在医学影像、心血管支架、骨科耗材等领域见证了一批国产厂商的崛起,目前这些领域的国产龙头在产品价格和质量上均已可以直接和进口产品竞争,我们看到接下来这种现象会继续在更多领域(肿瘤微创、心脏瓣膜等)发生,”浩悦资本创始人刘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两票制的推行使得渠道整合下进口厂商需要进一步直面市场的同时,一批代理出身的企业也加速转型自主研发,未来进口器械需要在学术上和市场上与临床保持更加紧密的关系而非依靠代理商,将面临更多挑战。”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