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改变就医购药习惯 影响医药流通格局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8-10-26 打印内容
肖凌飞认为,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电商作为零售渠道支柱之一的地位已经不可辩驳了,虽然受政策影响现阶段占比较小,但零售商品的电商化进程是不可逆的,任何妄图封闭、拒绝、控制渠道而抵抗电商的行为,都是可笑和不智的。这就好比汽车代替马车,触屏代替按键一样,这是技术的变革,也是消费需求的升级。
特别是对于90后用户群体来说,他们本来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天然对电商有好感,习惯了生活处处互联网化,未来会成为医药电商的主力购买人群。
“所以电商对于OTC产品的机会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全新的渠道,一群全新的消费者,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这意味着洗牌,意味着差距的缩小,意味着弯道超车的机会。”肖凌飞说。
当然,机会与挑战是并存的。OTC厂商拥抱电商渠道,需要掌握电商玩法、积累电商资源,尤其是要转变心智——不要总觉得电商是在抢夺客流,是左手倒右手,电商是整个社会消费习惯的转变,OTC厂商应该做的是拥抱和接受,通过自我变革和进化去适应电商化进程。
互联网医疗会重塑药品流通格局吗?
前面提到的主要是OTC药物市场的一些变化,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医疗新政”的出台,影响范围将扩大到处方药领域。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规定,医师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可以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线开具处方。在线开具的处方必须有医师电子签名,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
从患者的角度看,此前一个慢性病患者续方需要到医院重新排队、挂号,耗费时间,并造成医生资源的紧张。通过互联网问诊+电子处方的形式,能够免去患者医院挂号流程,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而药品也可以通过医药电商、零售药店、O2O多种渠道获得,不仅符合监管要求,也会为患者带来直观便利。
目前,“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的模式已经在全国铺开,从承接方式看,主要有线上医药电商、线下零售药店两种,不仅企业层面的尝试较为丰富,医保、药监等部门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如微医启动的“互联网医院+药店” 合作计划,合作药店通过登录乌镇互联网医院药店系统,便可为会员提供精准预约、远程诊疗、电子处方等服务,药店直接升级为虚拟诊所。目前微医药诊店平台已经接入超过2万家药店,日均服务量近5万人次。
更有吸引力的是互联网医院和医药电商结合的“医+药”模式,目前发展较快的几家互联网医院如微医、好大夫、春雨都在积极补足“药”的部分;医药电商选择的则是通过自建、合作的方式进入互联网医疗领域,如健客收购、自建医院、拿下互联网医院牌照,1药网、七乐康等也有自己的互联网医院。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