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4+7”药品集采:中国医疗行业生态体系面临重构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2-15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2018年注定将在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史上被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年底落地的“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及此后落地的一系列政策都意味着,医保控费将成为未来数年内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最重要主题,并将彻底重构中国医疗行业的生态体系,所有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和商业模式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体上看,“降价”将成为中国医药企业未来需要正视的压力,特别是中国的仿制药企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了较高的定价权和盈利能力,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医药市场繁琐的行政审批流程、对于原研药过强的专利保护和扭曲的销售渠道,因此中国药企普遍表现出“轻研发而重销售”的特点。

但我们预计中国医药行业“大分化”的时代正在拉开序幕。一方面,伴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仿制药高价的现状将显著改变,本土仿制药企过去的高额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商业模式和盈利水平将向一般制造业企业看齐。

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药品审评审批机制的变革、更多优秀人才的引进和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支持力度的加大,本土创新药企业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头部玩家已经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这一市场抢占先机。但预计由于大部分医药企业短期内都将面临利润空间的大幅压缩,未来创新可能成为少数玩家的游戏。

“4+7”药品集采:一场生死存亡的较量

2018年12月7日,上海正式公布了首次“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的竞标结果:从最终中标价格上看,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标价平均降价幅度在52%,其中部分品种降价幅度超过了90%。

对于消费品制造业而言,产品价格下降90%造成的将是灾难性的影响,那么对医药行业造成如此剧烈影响的“4+7”药品集采招标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对价格造成如此大的冲击?

2018年11月15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这一方案主要的政策目标在于让患者用上有质量保证的廉价药品,核心的竞标方案包括:1)带量采购,单一货源中标;2)最低价中标;3)坚持质量标准,配合一致性评价推进。由于这一试点在四个直辖市和七个省会城市进行,因此被称为“4+7”药品集采。“以量换价”的意思是,此次带量采购将以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用药总量的60%~70%,交换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以及原研产品的最低报价。

事实上,如果单纯从竞标规则上看,已经可以预见,最终中标价格的大幅下降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不分组,所有玩家在一起竞标;另一方面,独家中标规则使得参与竞标的所有企业都陷入了背对背的“囚徒博弈”,只能把价格降低到自己能够承受的最低水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4+7”药品集采将直接利好患者。

1234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