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4+7”上海落地3个月情况如何?医院希望扩大采购品种和规模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6-28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如何保证类似品类较多“4+7”带量采购药的采购落地?如何明确完成承诺采购量后的市场竞争规则?无疑是“4+7”带量采购后续持续推进需要明确的政策关键问题。

3、异地购药病人猛增50%

虽然“4+7”带量采购首批落地11个试点城市,但是已经对非试点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除了福建省已经宣布参与首批“4+7”带量采购之外,11个试点城市也持续对周边试点地区相关品种使用情况产生持续的影响。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许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院肿瘤科有一半的病人是外地病人,基本上来自长三角地区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而“4+7”带量采购落地之后,由于相关中标品种的价格下降明显,感觉到周边地区来的病人数量明显增多,而在医院肿瘤科看病后拿药回去的病人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这是因为降价使得患者能够获益。

“从医疗资源的分布和配比来看,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等其他国家,大的医疗中心、医院都集中在大城市,而患者也习惯在大医院就医。而实际上,上海的医院一直都持续在服务长三角周边省市,而外地的病人过来一趟不容易,所以针对‘4+7’带量采购中标药,我们都开一个月的用量,最多2个月,开一年、半年的情况不会发生。”许青说。

不止是上海胸科医院,华东医院也出现了“4+7”带量采购政策落地之后,外地购药患者增多的情况。“像肝炎药,上海比浙江这些没有执行‘4+7’的地方,便宜了非常多。一个厂家的药品,便宜了非常多,很多外地的患者乘着火车、开车过来买药的都有。但现在我们也在规范,对外地来买药的患者也需根据病情配药,不能一次过量配药。”朱惠莉说。

具体而言,华东医院对外地购药患者购药量,一般都限制在1到2个月的处方量。“就算是外地来的自费病人,我们也是有限制,因为我们需要定期观察患者情况酌情调整用药,另外也要保证上海地区市民医保的需要。我们现在针对这个情况,也有了一定的措施,希望周边省市未来也尽快执行‘4+7’相关政策,也免除了患者远途奔波。”朱惠莉说。

4、中标品种质量之忧

“4+7”带量采购中标仿制药都是过了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但业内一直还存在有对每批次带量采购药物能否保证药品质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存在担忧。而从上海医院落地3个月的情况来看,整体采购药的质量有很好保证,但仍有问题存在。

朱惠莉表示,“4+7”带量采购中标药并非一味追求低价,而是在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或者原研药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厂商,保证60%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进行降价,能够保证降价之后厂商仍然能够生存下去,同时也能够保证药品的质量。

1234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