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医药生物行业,哪些企业最“败”“金”?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0-11-13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医院端仍为医疗产品主要销售渠道

中康数据显示,即使在处方外流等多个医改措施下,我国药品市场渠道分布中,等级医院渠道近三年占比均在75%左右,仍占绝对优势,这就决定了上游制造企业仍以医院为主要销售渠道,医疗产品一经医院销售,则难以避免“带金销售”。

怎么把“金”砍掉花在刀刃上?

带金销售引发了看病贵、医生灰色收入等系列问题,卫健委亦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改善此现象。下面我们就以最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制药子行业为例,探讨近年相关的政策措施。

2017年初,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两票制”改革。以往药品在流通环节历经多层经销商层层加价,改革后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称之为“两票制”,意在缩减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但从化学制药子行业的平均销售费用来看,2017年当年销售费用占比不降反升,而后的2018年其占比提升了5.3%。两票制虽然缩短了流通环节,但药企仅由原本的低开向高开销售模式转变,并未改善带金销售问题。

2018年11月,国家组织医药集中采购,以承诺的采购量换取降价,在4+7城市试行,俗称4+7城市带量采购,随后的2019年及2020年密集组织了联盟地区、第二批及第三批带量采购。带量采购直接连接了制药企业和医院端,将中标价格透明化,意在砍掉二者间的利益链条。从带量采购政策推行方式来看,带金销售模式有望成为过去式。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制药行业销售费用营收占比2020年前三季度下降了3.6%,自2015年以来,销售费用占比首次出现下降。

以华海药业来看,在4+7带量采购中6个品种独家中标,联盟地区带量采购中7个品种中标,第二批带量采购中2个品种中报,可谓带量采购招标的“大赢家”。根据带量采购推进时间,自2019年4+7城市带量采购开始执行,华海药业的销售费用明显下降,其营收占比2019年下降了7.58pct,2020年随着后续带量采购批次的落地,华海药业单季度的销售费用营收占比下降明显,当前占比仅13.24%,比化学制药行业水平低了近10pct。

除华海药业外,科伦药业、乐普医疗、信立泰以及华东医药4家带量采购重要参与者,其销售费用自2020年一季度开始呈明显下降趋势,带量采购政策砍“金”能力可谓强。

对比这五家企业的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各自营收占比情况,销售费用下降的同时,研发费用占比在逐步提升。一方面,带量采购砍掉了中间带金销售环节,节省了其中的销售费用,企业有更多的钱投入到研发里去,另一更重要方面,仿制药纳入带量采购导致利润率降低,倒逼企业走向创新道路。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