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高值耗材治理加速医疗市场结构调整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0-11-13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医保的外部管理则融合进了智能审核,通过大数据来发现问题并对医院和医保医生进行管理。值得注意到是,《方案》提出了完善医疗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黑名单”制度,完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信用评价体系”。这意味着医保对医疗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将加速。

从价格和医疗行为上的管控是集中在耗材的使用领域,前端的质量把控和流通也是《方案》的重点之一,其中实行耗材流通的两票制是较为引人注目的。“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通过“两票制”等方式减少高值医用耗材流通环节,推动购销行为公开透明。”

伴随着耗材两票制在全国多地的实施,控制终端渠道的供应链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得到增强,这将挤压批发商和耗材厂商的利益,迫使他们直接进场参与到供应链业务中来,从而将整个链条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终的产品链条将是直接从厂商到医院或者只经过一家批发商,这样的渠道特点决定了厂商或批发商将更紧密的与医院形成利益共同体。

不过,高值耗材医保支付价的实施将是未来监管的主要趋势,供应链的利润势必越来越薄。如果再结合DRG的推出,医院的药品和耗材开支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当监管工具有效实施后,医院也将被迫进行发展模式转型,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粗放的以药养医和以耗养医模式,从而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医院的经济动力和运用模式。

最后,医疗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最后的落脚点还是需要通过提高医生的阳光性收入来彻底改变医生的经济动力。《方案》提出了通过加大财政补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加大医保激励措施和提高医生的薪酬等几点来从总体上提高医生的收入。这里核心是两点,一方面,提高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以及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另一方面,通过DRG等改革来推动医院主动控制耗材使用,“加快推进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等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将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内化为运行成本,主动控制高值医用耗材使用”。

总体来看,《方案》对高值耗材治理较为全面,核心是希望通过三医联动来推动高值耗材的市场监管尽快规范化,其中医保作为外部制约的主要手段尤为值得关注。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