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互联网医疗将纳入医保 多方入局角力万亿市场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0-11-20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今年以来,互联网医疗频频站上风口。最近的“高光时刻”来自于其在支付端的政策破冰。

11月初,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参保人在本统筹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复诊并开具处方发生的诊察费和药品费,可以按照统筹地区医保规定支付,支持“互联网+”医疗复诊处方流转。

招银证券对此评价称,这是政府发布的第一份详细的、包含明确时间表的线上医疗服务医保报销政策指导意见。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医疗相关的政策东风加速吹来。中国非公医疗医生集团分会副会长谢汝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实现医保线上支付非常重要,这直接决定了用户群体的广度和就医的次数。此外,接入医保,也是一种官方背书,让更多人认可了互联网医疗这种形式。”

纳入医保支付

疫情带来的针对互联网医疗支付端的放开,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渐次推开的。

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按照《指导意见》,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在线开具电子处方,线下采取多种方式灵活配药,参保人可享受医保支付待遇。

3月5日,互联网医疗又被首次纳入中央级医保文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将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围,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的发展。

此后,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再次接连发文,多次提及、细化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有关措施,直至近日迎来重大破冰。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医保局要求,所有地方政府要在年底之前最终确定相关细则。截至目前,江苏、天津、浙江等地均已发布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相关文件,此外,在线复诊续方的业务也在多地开始落地实行,从线上问诊、购药到医保支付的就医闭环陆续打通。微医集团副总裁张贵民此前在一场论坛上曾表示,互联网医疗服务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是巨大的进步,它将打开一个万亿级别的支付方市场。

放开首诊仍待突破

支付端迎来破冰,但是否放开首诊却仍未明朗。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下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不得对首诊患者提供互联网诊疗”,这也是互联网医疗行业一直以来的行业红线之一。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