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将纳入医保 多方入局角力万亿市场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0-11-20 打印内容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指出:“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
该文件发布后,曾有多位行业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对此举的欢迎。
微医董事长兼CEO廖杰远曾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受益于首诊医保政策的放开,互联网医疗有望成为疫情之后的就医新常态。”
然而,仅1个月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其中强调,开展互联网医疗,各地要坚守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底线,在开展任何试验探索时,不得突破现有法律法规和《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的有关规定。
“这意味着互联网医疗首诊权限目前仍不会放开。” 原微医?乌镇互联网医院副院长曲晓良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一旦实行首诊制,为保障用户的健康和权益,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执行细则也要尽快出台。
竞逐万亿级市场
在用户群体急剧增长以及政策红利频出的当下,线上医疗在疫情期间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在国内疫情较为严峻的一季度,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9万家,同比上升62%;二季度热度持续,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4.4万家,环比上升达134%。上半年共新增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6.3万家,同比增长153%。
目前,市场上不仅有互联网医疗平台企业,各地公立医院也开始通过自建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入互联网医院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国至少有近200家公立医疗机构新开通了发热门诊及新冠肺炎免费互联网诊疗服务。
一位前外科医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此前公立医院对做互联网医院项目兴味索然。“尤其是三甲大医院,本来每天的线下问诊数量就已经够多了,还要抽调人力做线上问诊,这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技术成本。此外,从经济效益来说也并不划算。”
谢汝石指出,公立医院开展线上医疗业务有天然的优势。“在信誉上,比较知名的公立医院本身‘自带流量’,尤其是已经在线下接受过医疗服务的用户,会更加信赖该医院。此外,公立医院的医生资源也比较丰富。”
在曲晓良看来,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用户通过本地医院的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问诊的情况较少,目前来看,更多的用户都是通过网络咨询异地的互联网医疗机构,这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此外,一些互联网平台也与公立医院达成了合作,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