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院掀药品降价潮!第三批集采落地
作者:看医界 来源:看医界 2020-12-11 打印内容
集采落地后药品价格大跳水!
11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一位内分泌科医师在开药时突然发现有的常用药突然消失了,“今天突然‘熔断’格华止和美哒灵,该来的总会来。”据其透露,20日,华山医院总院的格华止也开不到了。
有这样经历的医生,不止于某一个省份某一家医院。进入11月份后,全国不同省市的医生在处方药品时,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发现了一些变化。
因为,11月份开始,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结果相继落地,全国医疗机构开始执行,据了解,中选药品的价格可谓大跳水。
据了解,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于8月25日公布,据新华社报道,此次集采共包括55个品种,125家企业,药品品规191个,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在95%以上。
以上述医生提到的格华止和美哒灵为例,这两款药均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二甲双胍,网上药房报价信息显示,规格为0.5g*20片的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片),网上价格为29元左右;规格为0.5g*30片/瓶的美哒灵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报价在28-80元不等。
而在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目录中,0.5g*60片规格的盐酸二甲双胍片,价格仅3.4元;0.5g*64片规格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报价仅为4.35元。
公开报道显示,大连市于11月1日零时起在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执行了第三批药品集采结果;福建省泉州市从11月16日起,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中选药品执行新价格销售;11月19日,第三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正式在黑龙江省执行;11月20日,上海执行第三批国家集采药品;11月25日零时起,陕西省将正式执行第三批国家集采……
一场席卷全国医疗机构的药品大降价来了。
脱胎于“4+7”的国家药品集采
“药品不像药,倒是像股票;工厂到医院,倒了太多道;医院几十元,出厂才几毛;医生开啥药,关键看钞票……”三?医改操盘手詹积富曾用这篇打油诗剑指医药费价格虚高的医改痛点。
20多年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践探索并没有有效解决药价高问题。2018年3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接手了这一重担。
决策者分析认为,药价不合理的原因在于量价脱钩、竞争不足、采购分散和政策缺乏协同,于是更高层次的带量采购就提到了议事日程。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次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同意,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7个副省级城市,这就是4+7带量采购。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