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利益格局 医药行业再迎纠风风暴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0-6-19 打印内容
即便相关药品或产品已经挂网,企业在医药购销领域存在商业贿赂、提供处方回扣、低于生产成本恶意申报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等不良记录的,药品生产活动中有严重违规记录、严重不良反应、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违规行为的,取消该产品的挂网资格,直至取消该企业全部药品挂网资格。
医保反腐力度同步升级
骗保、违规使用医保资金是纠风行动中另一重要领域。据悉,2020年我国各级各类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将开展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自查自纠专项整改活动。其中,对于公立医疗机构将着重查处超医保支付政策范围、无指征诊疗、高套病种、对临床药物试验项目纳入医保重复报销等行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方面,重点处置虚假结算、人证不符、诱导住院、无指征住院等行为。
“对恶意骗取医保基金的机构应当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解除医保服务资格。”有关人士表示,解除医保资格将大幅度加大涉事机构的骗保成本,从而抑制机构骗保的冲动。此外,除了追究涉事当事人责任外,还将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事实上,5月29日,作为医改先行军的福建省医保局印发的《福建省医疗保障领域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更是直接给出日后政策执行范例。
《办法》指出,将对福建省内定点医疗机构、药店以及药品、器械的生产企业等在内的机构类信用主体进行动态评价、扣分管理,不同信用等级的机构将被实行不同的激励和惩戒措施。
其中,零售药店以及药品、耗材生产配送企业周期扣分以每个月供应履约管理扣分除以12累加计算。信用E级的药品企业所有的品种取消挂网,2年内不接受挂网申请,而信用E级的定点零售药店,终止医保服务协议,3年内不再签署协议。
《办法》对于定点医疗机构的处罚则更加严厉。《办法》明确,不应由医保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造成医保基金损失超过3000元(含)以及住院医嘱、治疗单、检查报告单和病程记录不一致造成医保基金损失超过6000元(含)的,以上行为暂停医保服务人员医保服务6个月,媒体公开通报,移送卫健部门处理。
近年来,我国打击骗保力度不断升级。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的撰文中透露,2019年国家医保局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共检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81.5万家,基本实现全覆盖,直接查处违规资金超百亿元。
以北京为例,2019年以来,北京市完成2916家定点医疗机构、445家定点零售药店的现场检查“全覆盖”,拒付和追回医保基金不合规支出3000余万元,处理存在严重违规问题的83家定点医药机构、7000余名违规参保人员,移交司法机关22人。在相关部门协作后,北京公安机关先后破获欺诈骗保案件47起,打掉犯罪团伙12个,刑事拘留违法犯罪嫌疑人112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