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今年医药行业的10个关键词 哪个正在影响你?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1-1-1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2020年还差几天就要过去,对于所有人来说这一年过得都很不容易,医药行业更是在风口浪尖上受到冲击,所以有必要按惯例总结10大热词并对来年的行业变化做个展望。

疫情

这个词在去年最大胆的展望里估计也不曾出现过,而且它后来在中国和国外的走势也是一波三折,照这个趋势明年它也会留在热词榜上。

1月份医药销售非常正常,普遍企业都是开门红;2-3月保命要紧,防疫物资成为主角,药品供应主要是保障现有患者能拿到药,新患者大幅减少,医药产品销售同比大幅下降;4-6月局部疫情反复,市场逐步复苏;3季度后医药市场才开始回归正增长。各大子行业除了涉及疫情防护与救治的品类获得正增长,医药工业,商业,零售全年同比都是负增长,住院和呼吸相关用药都是重灾区。

中国疫情虽然已经得到全面控制,但它对就医和医疗行为的有些影响却还长期存在。例如人们养成了外出戴口罩的习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发病谱也出现改变。

集采

这几年集采永远是医药热词的C位,从去年到明年和未来很多年。今年虽然疫情防控是主角,但稍有平复后集采又露出王者气质。

国家集采今年是看点太多了:先是4+7产品全国扩围落地,然后是第三批带量采购新规推出和执行,10月份器械产品中的明珠“冠脉支架”集采再次跌落了所有人的眼镜,大于90%的降幅宣告器械耗材绝不是降价的避风港。12月又宣布了第四批国家集采目录。去年国家集采还多次上新闻联播,今年虽然降幅更大但已经不再是新闻,只是再次确认了一个预期:2021年还有两轮。

没有国家集采那么高调但更加难应对的是省级集采,它包罗万象,品种比国采广得多,集采频率高得多。无论产品是否过评或是否医保,也无论是否针剂或中药或生物制品;各联盟的规则都不一样,有按质量分层比较的也有不分层只看降幅大小的,而且多数有三轮报价。带的是联盟内的部分用量,但可能引发全国价格联动造成未来全国普降,所以中或不中标对药企都是纠结的选择。

尽管大家还是对集采目录很关注,对规则的任何调整都很在意,然而在战略上大家已经不再过分担忧了,第三批集采结果出来后相关公司的股价波动也比第一二批小得多了。因为大家都形成了一致预期:做仿制药的那是化工行业,医药行业是要搞创新药的。

医保改革

作为实质上的单一支付方,医保局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力是空前的。医保局也在建立高效支付机制,严密资金监管和筹资的可持续性上下了很多功夫。除了之前提到的医保局主导的国谈和集采,今年最大的动静就是DRG和DIP的全国加速落地,它们会极大改变医院诊疗行为,间接影响药品和耗材的使用。医保局今年还落实了医保电子凭证,启动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有利于异地就医直结,也为未来医保全国统筹打下伏笔。另一个引起较大反响的政策是取消城乡居民的个人账户,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除了政策,医保局对新冠疫苗接种,慢性病早筛和肿瘤基因检测等项目要求医保支付提案做出的否决回应也很受关注。

1234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