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新预判!十大趋势点燃“十四五”行业激情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1-3-5 打印内容
“一套编码”指2019年6月国家医保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医保发〔2019〕39号),明确到2020年,在全国统一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基础上,逐步实现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等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落地使用。“十四五”期间,形成全国医疗保障标准清单,启动部分医疗保障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试用完善。前期重点开展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医用耗材4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测试使用,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为其余11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全面实施提供可行经验和示范引领。
“两级平台”即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平台,各地依托省级采购平台开展集中采购、建设全国统一开放采购市场;部分省的地市级采购平台逐渐关闭。
“三级操作”国家、省、地市各司其职,在三个层面对药品、耗材实施招标操作。
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层面主要对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和专利药;用量大占用基金多的医用耗材;需求不稳定的药品和耗材;生产企业较少、省级议价能力不足的药品和耗材进行集采。在省级层面,则通过省级或省级联盟,采取集中采购或谈判等方式,主要对未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临床用量大的药品、医用耗材进行集采,实现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等。到了地市层面,是利用省级平台,主要对国家和省级集中带量采购以外的药品、医用耗材进行集采,通过地市联盟、地市、医联体、医共体、医疗机构等,为主体议价带量采购。
“十四五”期间:集采发展趋势及特点
第一,带量采购成为本阶段集中采购的主要特征,成为医改的突破口;降价和控费依然是集中采购现阶段的主要目标。药品和耗材将进入“价廉质优”的新阶段。
第二,带量采购品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中成药、生物制品和医用耗材都将纳入采购范围;医保协议单位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开展的区域越来越多;带量采购的形式也将更加的多样化,随着商业保险加入,第三方GPO采购模式蓬勃发展。
第三,国家联采、省际带量采购、区域联盟采购、省级直接挂网将成为集采的主要形式;联盟采购成为政策要求的方向,会涌现出更多类型的联盟组织。
第四,分类采购依然是集中采购的方向,在集中采购中将按照品种特点和临床要求区别对待,建立更加细化的评价规则。
第五,信息化系统不断完善,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体系成为集中采购的要求、投标企业遵循的标准、医疗机构选择产品的参考。
第六,利用大数据和专家半定量评价的方式解决集中采购中产品质量评价的相关问题,有效地解决一致性评价制度不能覆盖所有产品的难点问题;加速推进药品一致性评价的进程,探索在医用耗材领域的应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