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VD原料领域迎来发展“黄金时代”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2-1-21 打印内容
近年来,我国体外诊断(IVD)领域上游原料行业在震荡中快速前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国内IVD领域上游原料行业发展短板问题凸显。同时,在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推动下,IVD原料领域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大量IVD上游原料企业乘势而起,并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我国IVD原料市场扩增迅速。据动脉橙数据库统计,2021年,我国IVD原料领域共有12家企业完成15次融资,融资总额超34亿元,其中10起融资金额均超亿元。
国内市场增长迅速企业获得资本青睐
近年来,我国IVD产业发展迅速,国内市场容量向千亿元级迈进。根据菲鹏生物招股书数据,我国IVD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427.5亿元增至2019年的80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预计到2030年,我国IVD市场规模将达到2881.5亿元,成为全球最大IVD产品消费国。
IVD原料,即用于制备IVD产品的材料,主要包括抗原与抗体、酶与辅酶、探针、引物、微球等。原料的品质对IVD产品的性能和检测准确度影响极大,因此上游环节在IVD产业链中话语权极强。
然而,长期以来IVD原料生产一直是我国IVD产业中的卡脖子环节。IVD原料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其背后的核心技术并未取得相同幅度的进步。由于IVD原料的研发难度较高,国产IVD原料在生产工艺及纯度质量上仍与进口原料存有差距。随着我国IVD原料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基础研究与开发工作,其研发创新能力与原料工艺质量不断提升。
目前,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较为严峻,IVD原料进口周期变长。国内IVD生产厂商逐渐意识到掌握核心产业链的重要性,开始逐步储备国产供应商资源,建立更加安全的供应链。另外,国内很多IVD生产企业开始向产业链上游渗透,如收购或创立原料公司,以解决原料供应问题。
近年来,IVD原料企业也成为资本的宠儿。2021年,纳微科技、安旭生物、诺唯赞、义翘神州、百普塞斯、优宁维等先后在创业板上市;菲鹏生物在创业板IPO(首次公开募股),募资25亿元。在一级市场,也有多家IVD原料企业获得大额融资,如瀚海新酶完成近8亿元融资,爱博泰克完成12亿元融资。
从鲜有资本问津的小众市场,发展为拥有百亿元规模,我国IVD原料行业用了十余年时间。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我国IVD原料领域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33亿元增至2019年的8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8%;预计到2024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详见图)。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