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2022年集中带量采购提速扩面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2-1-28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集中带量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力争到2022年底,通过国家组织和省级联盟采购,实现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350个以上药品品种,高值医用耗材品种达到5个以上。这是近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的消息。

自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以来,集采规则不断优化,质量监管更为严谨,供应保障更为稳定,使用政策更为完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集采呈现出“价降、量升、质优”的特点,达到稳定社会预期、稳定行业生态的目的。如今,第七批药品集采已在路上。巩固集采新常态、推进集采提速扩面,已是大势所趋。

价格降低有效满足临床需求

统计显示,自2018年以来,国家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已组织开展6批药品带量采购,共采购234种药品,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

据陈金甫介绍,前6批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平均降幅53%,心脏支架价格平均降幅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降价82%,有力挤压了药品、高值耗材价格虚高空间,患者受益明显。三年来,国家组织集采节约费用累计达2600亿元以上。药品价格水平总体呈稳中有降的趋势。

不仅如此,临床使用药品、耗材质量稳定提升,临床服务需求充分释放。据统计,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中,群众对原研药、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的用量明显增加,其份额从集采前的50%上升到90%以上。高值医用耗材方面,中标品种用量也显著加大,如心脏支架集采已平稳运行一年,中选支架总量169万套,为全年协议采购量的1.6倍。

陈金甫表示,地方在参与国家组织集采的同时,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从采购品种看,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类药品板块均有涉及,高值医用耗材方面,冠脉球囊、眼科人工晶体两个品种也已实现省份全覆盖。

与此同时,集采通过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逐步完善了医药领域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企业加强质量和成本控制,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通过创新驱动和质量保障,引导医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陈金甫说,过去医药企业销售费用率在50%左右,集采后呈现下降趋势。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研发费用逐步增加,一些头部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已经从原来的6%、10%上升到现在的约20%。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