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持续升级 原料药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2-2-25 打印内容
专利原料药受下游驱动实现稳定增长
专利原料药主要用于创新药的生产。Evaluate Pharma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处方药市场规模达901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该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6.4%。其中,仿制药市场规模约740亿美元,占比8.2%,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5.0%;创新药占比超过90%,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7.9%,具有更高的成长空间。受创新药市场份额增长的拉动,专利原料药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加大。另外,全球产业分工细化推动跨国药企转变全产业链布局模式,将部分研发和生产环节外包,也推动专利原料药加速发展。
产能加速转移
中国市场的崛起和内部布局优化
中国市场在全球格局中供应份额加速提升。从全球来看,西欧、北美、日本、中印是原料药的四大产区,当前正呈现两个药业务的制剂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API+制剂”一体化是产业升级的方向。
因此,对于原料药企业而言,关键是提升产品品质,坚守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向制剂领域延伸,探索优势变现路径;而对于仿制药企业,则应主动向上把控原料药资源,整合供应链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双向的延伸将导致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区域卡位--环保、监管要求叠加成本压力,推动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012年至今,环保政策加速出台实施,挤压了原料药企业的生存和扩张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后,大量原料药企业关停,环保税的实施也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另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限制了沿海沿江地区医药项目的扩张,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强化长江经济带环境管控和优化产业布局,该地区多个省份随之出台的实施规划中明确提出严格限制原料药企业扩建,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关停等措施;同时,愈发严格的环境治理要求也增加了企业的环保支出,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环保压力叠加带量采购等带来的成本压力,迫使原料药企业布局转向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中西部省份的重点城市已经多有落位,但这些城市同样存在土地供应紧张、人力成本较高等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预计原料药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将进一步下沉,落到环保容量和土地资源较为宽裕的三四线城市。
对于企业而言,在环保容量和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对重点区域进行战略研判和提前卡位,除关注土地、政策、产业基础等生产要素外,还需关注城市是否具备开放性优势,以保留产业升级向海外扩张的空间,部分特殊经济功能区是关注重点。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是解决准入条件和成本控制问题,因为完善的专业园区环境以及产业配套建设是吸引企业的关键。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