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申报如火如荼!120万“神药”是否入局?
作者:中国医药网 来源:中国医药网 2022-7-16 打印内容
随着《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公布,7月份以来,第五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式进入企业品种申报阶段。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正式成立后,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开始进入常态化,医保目录调整规则也得到不断完善:
2019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明确调入分为常规准入和谈判准入两种方式,目录新增“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类别。
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正式启动企业自主申报机制,明确国家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将按规定组织药物经济学、医保管理等方面专家开展谈判或准入竞价。
2021年,医保目录调整规则基本成熟,进一步凸显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及药物经济学在医保谈判中的作用。
今年,正式发布的《方案》在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程序方面增加了更多的细节,不仅要求申报内容需要提交申报资料和摘要幻灯片,并首次对外公开《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等文件。
市场普遍认为,医保谈判的关注点已经不只是降低药品价格,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更倾向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价格体系;同时,综合考虑2021年通过形式审查、未进入医保的新通用名药品,2022年获批的新通用名药物,医保目录内获批新适应症药品,目录内品种到期等情况,本次医保谈判结果依然值得期待。
01、合理竞争规范价格 鼓励产品横向对比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医保谈判工作仍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公布结果5个阶段。根据方案规划的时间点,目前正是企业准备申报信息资料并进行网上申报的关键阶段。
据悉,在申报准备方面,与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是申报企业需要在7月14日17:00前提交申报材料和摘要幻灯片(PPT),明确填写基本信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和公平性,其中很多内容不仅关系到企业的降价依据,而且可能涉及产品间的横向对比及医保方价格测算。
按照规则,国家医保局要求企业在PPT填上申报品种的基本信息,从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金额,主要创新点等;此外,规则要求企业提交“同治疗领域药品”“同通用名药品”的上市情况、经济性、临床价值等对比信息。
行业专家认为,这一举措无异于通过企业之间的申报资料互相佐证甚至相互“曝光”,让企业在相同治疗领域、相同适应症之间竞争,或许将加剧产品和治疗方案之间的价格博弈。
同时,为了防止“串标”“围标”等行为,政策也进一步限定企业合规竞价行为 。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