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中医养生与中药调理:探寻养生瑰宝

作者:健行九州     来源:百家号    2024-11-29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胖大海: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慎用。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 3 粒。

金银花:金银花味甘、性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安全用量为每日 9~30 克。

人参: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易口干舌燥,甚至流鼻血。秋冬季节进食较好,夏季不宜食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忌与葡萄同食。安全用量为每日 5~10 克。

甘草: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安全用量为每日 3~10 克。

菊花: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阳虚体质者、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安全用量为每日 6~10 克。

(二)养生案例分析

高血压患者案例:一位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天麻钩藤饮等中药降压汤剂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针灸刺激特定穴位,如太冲、曲池等,以平肝潜阳、调和气血。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血压逐渐平稳,头晕、头痛等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糖尿病患者案例:某糖尿病患者,医生根据其病情开具了丹参、地黄、玉米须等中药组成的降糖煎剂。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严格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粗粮的比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口渴、多饮等症状也明显改善。

失眠患者案例:一位长期失眠的患者,中医师为其开具了养心安神的中药方剂,如酸枣仁汤等。同时,配合推拿按摩,重点按摩头部的百会、神庭等穴位,以及背部的膀胱经、督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四、中药养生的注意事项

(一)医生指导,切勿盲目

中药养生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病情等因素综合判断,给出合适的养生方案。自行用药或盲目跟风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例如,有人听说某种中药有养生功效就自行服用,却可能因为不了解自身情况而引发身体不适。据统计,每年因自行服用中药导致不良反应的案例不在少数。

1234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