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医保支付方式的不断改革,从保证供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角度,基药目录的指导性会越来越强,这将一定程度上促进纳入品种的放量。
01
2021-01
01
2021-01
2020年还差几天就要过去,对于所有人来说这一年过得都很不容易,医药行业更是在风口浪尖上受到冲击,所以有必要按惯例总结10大热词并对来年的行业变化做个展望。
01
2021-01
福建省医保局日前发布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将去年的20个国家谈判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为职工80%、城乡居民60%,封顶线与当地两项制度年度封顶线共用。
01
2021-01
2021年,带量采购和地方医保增补出清双双倒计时(2022年结束),DRG/DIP同时广泛试点,合理用药考核提上日程,医药市场仍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医保谈判每年一次制度化、创新提速、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基药目录调整等,又将给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仿制药、原研药和中药份额将不断下降,创新药市场份额则大幅上升。
25
2020-12
第三批国采上月在各省落地,紧接着,本月各省又陆续开启对第一批国采 11 个品种的续约工作安排,当然,还有第四批国采的报量本月也在启动。
25
2020-12
在第二轮高值耗材的集采开展之前,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冠脉支架集采后两年内完成医保支付标准
25
2020-12
对重点监控品种的限制,并不止步于国家层面的目录公布,各省(市)监控品种目录亦接踵而至。 此外,各地还从多个政策维度对监控品种产品使用进行限制。 有“延用者”
25
2020-12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药注射剂市场规模突破6300亿元,比2018年增长约200亿元,TOP20产品合计销售额超1000亿。这其中,仿制药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如此巨大的医保支出,监管部门降至列入集中采购的范围当然只是时间问题。对比口服仿制药产品在国家集采中的表现,注射剂企业当然明白大势无法逆转。
18
2020-12
紧缺!全球抢购“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问世一大“瓶颈”!疫苗运输也迎大考,“世纪使命”怎么破局?
18
2020-12
医药企业要根据行业发展和政策变化,积极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让研发创新成为支撑药企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