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关联审评一年回顾:企业为何跟进缓慢?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8-12-21 打印内容
可以看出,对于药包材安全性和相容性研究这方面,国家还没有太明确的要求,只是规定了适用的范围。搜索国家药监局官网,与药包材相容性有关的现行指导原则也只有两条,分别是2012年9月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及2015年7月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都是试行文件。而具体如何操作实施,还是需要药包材和制剂企业按照药品特性自行研究发掘。
目前来说,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应在药品研发初期或包装材料选择时就开始进行,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
首先,应对包装组件所用材料以及添加剂等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初步的稳定性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包装材料对药品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药物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考察包装材料中成分迁移进入药品的程度、包装材料对制剂中活性成分与功能性辅料的吸附程度,确认包装材料可保证药品质量稳定,并与药品相容性良好。
上市后,如需变更包装,则应评估该变更对药品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影响程度设计相关的试验进行研究,特别是应进行变更后包装材料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证明这种变更不足以对药品质量以及包装材料功能性产生不可接受的变化,即不会导致安全性风险。
对于塑料材料,相容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提取实验、相互作用研究(迁移试验和吸附试验)和安全性研究三个方面。对于玻璃材料,相容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模拟试验和相互作用研究,针对不同的待测项目要选择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适宜的经过分析方法验证的方法。
结语<<<
关联审评政策已经施行一年多时间,目前来看进展缓慢。而随着相关政策和指导原则的不断完善,以及先前原辅料和药包材“政策福利”逐渐到期,再加上一致性评价工作和MAH制度对高质量药用原辅料和药包材需求的不断提高,这一系列因素将促使更多的原料药、药用辅料和药包材企业积极与药用制剂厂商的合作,并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
未来,国产药品的质量也将更上一层楼。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