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输液市场“三足鼎立”之势渐显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8-12-28 打印内容
而在我国,2017年11月,大输液的老大科伦药业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科伦国际间接控制了石四药20%的股份,在石四药的经营上拥有了话语权,中国的输液老大和老三结合,无论是产品结构的互补性还是市场区域的互补性都将发挥强大的作用,这一动作必将使其与老二双鹤药业拉开较大的距离。其他的中小输液企业销售规模将会进一步萎缩,获利能力也会继续走低,大输液领域的中小企业将会举步维艰,面临关停并转。
此外,我国的大输液市场产能过剩,2018年全国预计大输液的产能可以达到122亿瓶(袋),但实际需求量预计在110亿瓶(袋)。杨涛总结道:“未来,大输液领域企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是必然趋势。”
头部企业高歌猛进
目前,限制门诊输液、控制抗生素规范使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政策都处于执行期,整个大输液领域的企业都要面对市场总需求在国家政策及医疗进步的双重作用下微量萎缩的事实。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输液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杨涛就此分析道:第一,来自于需求的压力。随着限抗令、门诊限制输液等政策的出台,治疗方法与技术的进步,以及精准医疗的应用,市场总需求量没有增长反而微量萎缩。第二,来自于包装发展趋势带来的技改压力。目前输液在包装形式上有玻璃瓶、塑料瓶或软袋、非PVC三种,未来的趋势是提倡采用非PVC包装形式,但是Q设备一次性投资巨大,一般企业没有实力承受这个技改压力。第三,来自于产品研发创新的压力。输液企业要想获利,产品结构一定要齐全,基础输液很难获得良好利润,因此只有靠营养性输液和治疗性药物输液获利,但这些输液企业又很难有实力来面对这个压力。第四,来自招标挂网及销售模式等“玩法”的压力。招标挂网导致价格进一步降低,销售模式由代金向学术转变,以及战略项目合作等,这都是中小企业无法承受的压力。
压力之下,行业内的中小企业裹足不前,而头部企业却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我国大输液头部企业科伦药业、双鹤药业、石四药等都有不错的表现,从A股三季报收官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到,科伦药业输液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业务约占60%;华润双鹤慢病平台和输液平台收入增长;石四药集团业务的增长皆是由输液业务增长带动;辰欣药业、华仁药业也都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在杨涛看来,这些头部企业的增长,既有对中小输液企业市场的掠夺带来的规模增长,也有自身产品结构的完善与调整带来的利润增长。
“在这样严峻的市场背景之下,输液企业要想杀出重围有两条路。”杨涛说道,“其一,如果有实力有决心,就必须完善自身的产品结构,尤其是产品线必须完整,同时必须跨出区域获得全国布局;其二,如果企业实力不够,放弃大输液,选择转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