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1类化药申报数包揽前三 长三角医药产业优势分析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8-8-24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及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在一定范围内,生产相同、相似产品的企业,或生产上下游产品的企业,在外在规模经济的驱动力下,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必然会逐步把本企业转移至相关产品的集聚区发展。美国旧金山湾区聚集了全美近24%的生物医药企业,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笔者对纳入优先审评审批产品、1类新药申报以及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的区域归属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寻找我国医药产业的集聚特征。

优先审评:长三角集约化优势明显

对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的产品数量和企业数量进行分析,可从侧面反映出区域或药企的研发水平和活跃度。

从纳入优先审评的产品受理号数来看,江浙沪已经占到43%。相对地,广东排名第三,受理号数不及排名第一的江苏的一半。北京排名第四,受理号数不及江苏的三分之一。排名第五的四川和北京差距非常小。

各省拥有纳入优先审评产品的企业数,可以透视出区域创新药企的活跃度。江苏创新药企活跃度排第一,受理号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的企业近20家。其中江苏恒瑞(含江苏盛迪)以23个受理号数排名第一,一家企业的受理号数就已接近北京市的受理号数。排名第二的是正大天晴,受理号数20个。排名第三是江苏豪森(含连云港宏创),受理号数13个。

浙江具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受理号产品的企业有12家。华海一家独大,受理号数30个排名第一,也是国内企业受理号数最多的企业。排名第二的是海正药业,包含海正宣泰、瀚晖制药(原海正辉瑞),受理号数为6个。

广东则以广东东阳光药业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的受理号数最多,为18个。排名第二的是佛山德芮可制药,共8个受理号数。广东具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受理号产品的企业近10家。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并无一家企业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受理号数能排到全省前三。

北京拥有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受理号产品的企业有16家,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凯因,受理号数仅为4个。

四川具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受理号产品的企业11家。成都汇宇以7个受理号数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4个受理号的四川国为。

整体而言,长三角区域药品研发生产集约化已经形成。

1类新药申报:上海和江苏生物制品布局领先

从2018年1类新药申报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各地对1类创新药研发的活跃度。其中,江沪浙承包了前三,北京排第四,广州排第五。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