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化药申报数包揽前三 长三角医药产业优势分析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8-8-24 打印内容
海正药业(含原海正辉瑞)和浙江京新各以2个产品并列第二。海正药业(含原海正辉瑞)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是厄贝沙坦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浙江京新则是瑞舒伐他汀钙片和左乙拉西坦片通过一致性评价。
江苏正大天晴(含南京正大天晴)和扬子江药业(含江苏制药、上海海尼)并列江苏省第一,正大天晴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有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和恩替卡韦分散片三个产品。扬子江药业(含江苏制药、上海海尼)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蒙脱石散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通过一致性评价。
四川省仅成都倍特有2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分别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和头孢呋辛酯片。
广东省共有3个企业各有1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广州最大的国企广药集团暂无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
综上所述,浙江和江苏是通过一致性评价最多的省份,这两个省份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受理号数超过全国通过一致性评价受理号数的一半。这些厂家大多数是最早一批走国际化或以国际标准要求产品质量的企业。
结语<<<
从目前数据来看,江沪浙已经逐步形成集约化医药研发创新产业优势领域。
北京与天津、河北、山东的环渤海暂未形成集约化。广东省目前医药产业主要分散在东莞、佛山、珠海和深圳,珠三角暂未形成集约化紧密合作的态势。四川则更多的集中在成都,成都和重庆之间的联盟暂未看到。
短期来看,对于江沪浙在医药研发创新的优势,其它地区短时间内难以赶超。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