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作怪,感冒、咽喉肿痛找上门,怎么办
作者:我是中医传人 来源:百家号 2024-9-13 打印内容
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盐或蜂蜜,还可多吃新鲜果蔬,尤其是梨子和莲藕,还可喝一些银耳、百合、莲子、鸭子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食物煮成的粥汤。
4、多开窗、少开空调,保护肚脐很重要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建议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左右,避免着凉感冒,还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将家中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混浊、潮热。
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肚脐。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寒气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而寒气如果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5、别偷懒、勤锻炼,轻松运动身体棒
锻炼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以“不累”为标准,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运动的时间最好在早上和晚上,可选择快走、打太极拳、爬山等运动方式,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但中午气温偏高,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室外炎热的天气,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秋季饮食之道,宛如一幅细腻的水墨画,讲究的是顺应时令,调和阴阳。在这金风送爽、万物收敛的季节里,“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的古老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养生之路。
蜂蜜,这自然界的甘露,以其甘冽纯净之姿,成为秋季滋阴润燥的佳品。它不仅如细雨般滋养着肺脏的每一寸角落,更似清泉般洗涤着夏日的余温与浮躁。夜幕低垂时,一杯温热的蜂蜜水,不仅温柔地呵护着肌肤,使之焕发自然光泽,更如晨钟暮鼓,唤醒肠道的活力,让身体的排毒之旅在宁静中悄然进行。
而谈及姜,这位辛辣的勇士,在秋季却需暂时退居幕后。其热烈奔放之性,虽能驱寒暖身,却易在秋季这干燥舞台上,加剧体内津液的流失,仿佛秋日里的一把火,不经意间便灼伤了娇嫩的肺腑。因此,“秋不食姜”,不仅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生命节律的深刻洞察。
至于“吃果不吃瓜”,则是对秋季脾胃的一次温柔呵护。夏日里贪凉食瓜,虽一时畅快,却也让脾胃承受了不小的负担。秋季来临,正是脾胃休养生息之时,若再食瓜类寒凉之物,无异于雪上加霜。转而投向应季水果的怀抱,如梨之清润、石榴之甘酸,它们不仅为身体补充了流失的水分,更以其独特的药性,润肺止咳、生津止渴,让干渴的咽喉得到滋润,干燥的身心得以慰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