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监管机构大调整的背后考虑及政策走势
作者:佚名 来源:慧聪网 2018-3-23 打印内容
另一方面,现在全国几乎都要最低价挂网的情况下,这个所谓的全国最低价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都挂在一起管理,降低成本,各省分别搞各自的竞价议价以及配送体系就ok了。这个观点的成立也是基于我认为在新的医保局的体系下,医保由原来的被动支付变成了主动权在握。从控费的角度来看,比起招标,医保有着更多更好的手段来控制费用,包括预算制度、多重支付方式以及结算把控等。而招标的控费,在如今药占比普遍要控制在30%以下的大前提下,应该说效率非常低下。前文提及的贵州浪费了大量的专家及企业的时间,结果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分钱。未来的集中采购,更多的应该是回归本源,在提高行业集中度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不应该成为一个降价工具,更不应该成为一个政绩工具。
关于三保合一,笔者认为肯定是会实现的,只是时间问题。如今职工医保和城乡医保无论从筹资方式看、基金规模看,覆盖人群看,都是有着巨大的差异。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管理智慧的提高,很多差距会逐渐缩小。从国际经验上来看,韩国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之后,也是从原来的三保逐渐过渡成了一保。随着新的医保局的成立,我相信三保合一的进度可能会比原来更快一些。
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未来会不会并回到人社或者卫生部门下面?我觉得这点很难说。就现有的情况来说,应该说医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份子,并到人社部门下问题并不大。但这是就现有医保基金总规模仅占全国GDP1%左右的情况来看的。如果长远的未来,像美国这种医疗卫生支出占到全国GDP20%多的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如果国内医保基金总规模占到全国GDP10%的水平,那么继续保留医保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至于并到卫生部门,从现有的庞大的占绝对主体地位的公立医院体系来看,除非这个体系发生很大变化,否则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是此次机构调整新组建的机构,简称卫健委,除了收编之前的国家卫计委、取消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之外,还合并了之前国家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工信部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行工作的职责、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监督的职责。
“卫健委”组建应该和国务院提出的大健康目标有关,只是不知道英文该怎么翻译,health&health?哈~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计划生育这个事情,应该会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了,新的挑战应该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国务院不再设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说,我们的医改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还存在很多要改革的地方,但是大致上的方针路线已经确定下来了,后面就等待陆续落实。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