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4+7”对医药行业的10大影响与4大趋势预判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1-4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在中国市场,阿托伐他汀、恩替卡韦、氯吡格雷和阿卡波糖等仿制药,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并不少见,依靠一个仿制药就赚得盆满钵满,支撑起一家上市公司在美国是不可能的。鉴于中国已处于一致性评价鼓励启动期与医保控费期“双期”叠加,仿制药价格血战将不可避免,而这次“4+7”独家中选的首仿产品获得1年的独占期。如扬子江药业的首仿产品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斩获1.8亿元订单,赚得盆满钵满。四川汇宇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一战成名,让普通老百姓用得起高质量的抗肿瘤药成为可能,也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从“一品两规”的桎梏中杀出生路快速进院,实实在在的亿元订单奏响了中欧双报的凯歌,为企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五)未来5-10年将是国产仿制药的黄金期
 
  美国仿制药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1.专利药时代(1984年前):1962年到 1983年,美国市场上仅有约35%销量最佳的药品有仿制药竞争,而且多数仿制药的市场分配额占比小,仿制药产业几乎不存在。
 
  2.仿制药时代(1984—):1984年,昂贵专利药品和不断增加的医疗保险费用促使《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补偿法案》(简称《Hatch-Waxman法案》)出台。由于避免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因此仿制药的开发成本大为降低。据估计,在美国申报一个仿制药生产批文(ANDA)通常花费200万-300万美元(2-3年时间),与一个创新药动则10年10亿美元的开发成本相比,仿制药开发成本大为降低,从而使仿制药的销售价格通常只有原研药的10%-20%。2001年,美国仿制药处方率首次突破50%,仿制药的竞争也开始走向白热化,印度仿制药携成本优势纷纷抢滩美国市场,Teva等仿制药巨头崭露头角。在2000年至2017年间,FDA每年批准的ANDA数量从294个增加到924个,累计批准9450个。随着ANDA文号大量增加,仿制药价格随之逐年下降。2016年,美国的仿制药平均价格只有原研药的15%,部分产品甚至跌到原研药价格的10%以下。美国的仿制药处方率已经接近90%,几乎已经到达极限。
 
  随着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未来5-10年将释放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市场红利,非一致性评价仿制药逐步退出市场,强制市场置换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商机红利。
 
  (六)厘清仿制药产业3条出路,仿制药行业大洗牌,淘汰赛打响了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