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药企最关注八大问题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2-22 打印内容
3.建议政府协调开展配方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实现饮片、配方颗粒和成药的全产业链布局,促进配方颗粒相关政策落地工作。
辽宁:
1.中药材不道地,导致中药制剂疗效降低,建议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管理,中药材供应商的管理,中药制剂企业管理,使老百姓吃到放心药,良心药。
2.中药材价格上涨,中成药价格不涨反降,导致药品生产企业利润降低,无法生存,无法帮助国家解决就业问题。
3.中国药典中的中药材标准不能够满足该种药材所用所有品种的质量标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需要提升。
4.明确《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经典名方的处方、功能主治、炮制规范、度量衡等共性标准并公布,避免重复研究,造成浪费。
5.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技术要求、标准规范等法规,在保证药品安全的基础上,应简化技术要求和注册流程,加快审评。
6.对于已上市药企的经典名方,在达到优秀标准的基础上,选择安全性、有效性好的经典名方中成药,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以促进中药经典名方的发展,促进临床医生认识经典名方。
6.原料药
广东:
原料药市场能够如此垄断的原因一是政府对原料药市场的监管有待加强;二是由于原料药市场一直供需波动不大,价格稳定,厂家数量少,受“两票制”的影响,基本由两三家大药厂占据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垄断市场、操纵价格变得比较容易。同时国家出台药品指导价,也限制了中医药企业的发展。国家药品注册推行《原辅包登记及关联审评》制度,但对于已上市生产品种变更原辅包材如何关联的问题国家并没有开启对接窗口,致使企业无法规范操作,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建议国家尽快配套相关政策,对已上市生产的品种,实行一票制,不经过代理商,直接卖给工业,取消中间环节。
重庆:
1.建议加大垄断行为监管力度,重点监控原料药的价格,及时纠正垄断行为,保障制剂企业正常生产。同时加大对原料药的“放管服”力度,用市场经济手段从源头上解决垄断,保障下游制剂企业正常生产。
2.化学原料药垄断涨价已成为普遍现象,加上药品招标“唯低价是取”,破坏了原料药交易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危害药品生产和流通的环境,损害了消费者和患者的切身利益。建议国家推行“原料药、辅料和药物制剂关联审评”一定要落地;药品招标不要唯低价是取,应遵循质量保证,价格合理的原则。
3.随着环保执法力度日趋严格,环保红线的高压将使得无力进行环保投入的小型原料药生产企业被淘汰出局。建议委托给符合国家环保生产标准的大型化工企业进行生产。
上篇:
下篇: